《苻融验走》翻译注释和道理

  《苻融验走》出自《晋书·苻融传》。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关于《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和注释《苻融验走》文言文道理,欢迎阅读。

文言文

  前秦苻融,为②冀州牧③。有老姥④于④路遇劫,喝贼⑥,路人为逐⑦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⑮是,乃⑧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⑯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⑨还入,融正色⑩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⑪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⑫,必不被擒,故⑬知不善⑭走者贼也。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翻译

  前秦的苻融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老妇人抓贼并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可以让二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贼于是认罪。原来这是因为贼如果擅长奔跑,必定不会被人抓住,所以知道不擅长跑的人是贼。大概辨明诬陷的方法,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不被欺惑,才能够精通。苻融通过检验跑步而查清了事实,可以说是观察深刻,辨析明了。

注释

  1、前秦:晋朝末年氐族人在中国北部建立的秦国。

  2、为:做,担任。

  3、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

  4、姥:年长的妇人。

  5、于:在。

  6、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7、逐:追逐

  8、乃:于是,就。

  9、既而:过了一会儿。

  10、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11、诬:冤枉。

  12、走:跑。

  13、故:所以。

  14、善:善于,擅长

  15、孰:谁,哪一个。

  16、易:容易

道理

  世事万象,迷惑甚多,如果平时对生活没有深切的观察和思考,遇事则难作判断。苻融验走,虽然方法简单,但灵感并不是凭空而生,得出这一方法的过程却来自生活中深厚的积累。因此要多观察注意生活中的积累,多思考,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3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归燕诗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747
  • 陋室铭问题

    1)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1分析(2)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ldqu…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63
  • 《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列坐其次 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0
  • 描写秋分的古诗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赠供奉僧次融》   唐·姚…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七夕》文言文翻译

    《七夕》文言文翻译   导语: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在那样一个时代杨朴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7
  • 文言文《孙权劝学》课后题

    文言文《孙权劝学》课后题   《孙权劝学》简练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其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