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岳两次还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启示

1、文言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1),恐劝其留金也。次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2)皆合,遂(3)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4)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5)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6)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7)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皆犹可勉(8);寄金数年,略不(9)动心,此其过(10)人也远矣!

2、翻译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别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畏斋只是一个穷秀才,见到了金子还给主人,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但寄存金子很多年,一点儿也不动心,这一点远远超过了很多人。

3、注释

  1.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代词,这件事。

  2.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

  3.遂:于是,就。

  4.利:形容词作动词用,贪图。

  5.尝:曾经。

  6.俟(sì):等待。

  7.闻:听说。

  8.暂犹可勉: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9.略不:一点也不,丝毫不。

  10.过:超出。

4、启示

  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尽管“穷”,但是在重金面前不动心,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4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的意思及鉴赏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这两句是说,春风像是暗暗剪开树枝,使之发芽;夜间的雨,偷偷击穿阶前的绿苔。这表示寒冬已尽,春天悄悄地到来了。观察入微,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8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选一)》原文、注释和鉴赏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选一)》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注释】 (1)唐宪宗等统治者,提倡佛、道两教,致使封建迷信泛滥成灾…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58
  • 孙泰文言文翻译答案

    孙泰文言文翻译答案   学好文言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对于考试很有帮助。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孙泰文言文翻译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孙泰,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后汉书·吴汉传》文言文阅读

    《后汉书·吴汉传》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晏子使楚》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17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