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岳两次还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启示

1、文言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1),恐劝其留金也。次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2)皆合,遂(3)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4)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5)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6)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7)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皆犹可勉(8);寄金数年,略不(9)动心,此其过(10)人也远矣!

2、翻译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别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畏斋只是一个穷秀才,见到了金子还给主人,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但寄存金子很多年,一点儿也不动心,这一点远远超过了很多人。

3、注释

  1.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代词,这件事。

  2.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

  3.遂:于是,就。

  4.利:形容词作动词用,贪图。

  5.尝:曾经。

  6.俟(sì):等待。

  7.闻:听说。

  8.暂犹可勉: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9.略不:一点也不,丝毫不。

  10.过:超出。

4、启示

  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尽管“穷”,但是在重金面前不动心,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4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史记精彩节选及解析

    文言文史记精彩节选及解析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8分)   【甲】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8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全诗翻译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译文]  把青山紧紧咬住丝毫也不放松,根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之中。    [出自]&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9
  • 语文试题文言文《程师孟,字公辟,吴人》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语文试题文言文《程师孟,字公辟,吴人》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十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 (清)曾国藩 今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大抵以刑强齐之耳。任蚩蚩者自为啄息喜怒,一不顾问。至其犯法,小者桎梏,大者弃市,豪强者漏网,弱者靡烂,苟以掩耳目而止。原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8
  • 《石钟山记》文言文翻译

    《石钟山记》文言文翻译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钟山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1
  • 戴逵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戴逵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