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题木居士二首(选一)》原文、注释和鉴赏

韩愈《题木居士二首(选一)》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注释】

(1)唐宪宗等统治者,提倡佛、道两教,致使封建迷信泛滥成灾。韩愈对此是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元和十四年(819),他极力反对宪宗迎接佛骨进宫,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今广东省潮安县)刺史。此诗大约就写于这个时间。此时,诗人已五十二岁了。

(2)火透波穿:屡经雷电击透火烧和水波冲刷。不计春:数不清经过多少个春天了,形容年深月久。

(3)根如头面:树根如人的头面形状。干如身:树干像人的身子。

(4)木居士:唐代耒阳(属今湖南)鳌口寺内供奉着一个木头偶像,它原来就是一个树根,仅不过有点像人的头、面形状。好事者命名它为“木居士”。后来,被一些别有用意的人神化,迎进寺庙,用来蛊惑人心,作为宣传封建迷信的敛财工具。题:命名。居士:原指奉佛修道而未到寺庙(或道观)当和尚(或道士)的人。

(5)求福:求佛赐福。

【赏析心得】

这首诗有力地揭穿了别有用意的人,利用木头偶像大搞迷信活动,蛊惑人心的骗人把戏。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唐代湖南耒阳,不知哪一个找来一段枯树,它被雷电击透、火烧烟熏,又在水里浸泡,被波浪冲刷,不晓得经过多少年代。其树根颇像人的头、面形状,树干像人的身体。“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不知哪位好事者,偶然将这段枯树命名为“木居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发生了一件朝野震动的大事。这年正月,梦想长生不老,一心向佛的宪宗,将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的佛骨(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迎进皇宫供奉,并公开展览。一时之间,倿佛迷信气氛弥漫全国上下。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别有用意的人也仿而效之,将这段枯木迎进当地鳌口寺内供奉。很快,就在当地产生了轰动,无数的求福人涌进寺庙顶礼膜拜,烧香祈祷。于是,香火钱便源源不断滚进了该寺的“功德箱”。作者这首短诗,把一段枯木如何变成“木居士”的闹剧揭露殆尽,将其骗人的鬼把戏剥得体无完肤。这在当时极富战斗性。

元和十四年(819),他针对全国上下弥漫的倿佛气氛,写出了措词尖锐、观点鲜明的《论佛骨表》,向宪宗进谏,向迷信宣战。为此,他险些丢了性命,幸亏众臣辩解,把他放逐到几千里外的潮州才了事。

“木居士”的故事并未结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蒙蔽,“木居士”的寿命比诗人长得多,一直到北宋神宗时还在骗人敛财。宋神宗元丰初(约1080),耒阳大旱,百姓拜它祷旱不灵,邑令一气之下,“析而薪之”,将它付之一炬,“木居士”才寿终正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这两句是说,微风吹拂,细雨飘洒,小竹翠绿,显得美好洁净;经雨沾湿的池中红荷,散出微微清香。两句分咏风雨,是凝炼精警的&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7
  • 浩歌行――白居易诗词全集

    浩歌行 [唐] 白居易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朱颜日渐不如故,青史…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4
  • 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1
  •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原文及译文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2
  • 《动筒尝于国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动筒尝于国学 原文 动筒(1)尝(2)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6)有七十二人。"动筒因(10)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0
  • 《元史》文言文阅读答案与翻译

    《元史》文言文阅读答案与翻译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