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状貌不逾中人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⑴回⑵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⑶怒,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⑷。尝谒告⑸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⑹,外皆严装⑺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⑻,故中辍⑼耳。”上尝得佳鹞⑽,自臂⑾之,望见征来,匿⑿怀中,征奏事固⒀久不已,鹞竟⒁死怀中。

翻译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作品出处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4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时中《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阅读答案赏析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①·送别 刘时中  和风闹燕鸢,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粱苑②,花时别渭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8
  • 再吊屈子赋文言文

    再吊屈子赋文言文   君子谋权,为国为民,故国昌民富;小人谋利,为家为私,因家盛国弱。   外无强敌,内无忧患,尚能使国倾颓败亡。时,楚外有强秦之迫,有叠卵之急;内有乱民之扰,存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8
  • 大招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567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全诗翻译赏析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的意思:落日的余辉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出自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空寂的山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64
  •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介绍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介绍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帝少有奇节,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