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手不释卷

文言文

  凡先生之游⑴,以⑵二马三骡载书自随(3)。所至厄塞(4),即(5)呼老兵退卒询(6)其曲折(7);或(8)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9)坊肆(10)中发(11)书而对勘(12)之。或径行(13)平原大野,无足(14)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15)经注疏(16);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17)复(18)之。

翻译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核对校正。(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小镇店铺反复复习。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凡,凡是。

  (2)以:用 。

  (3)自随:宾语前置,随自。跟随自己。

  (4)厄塞:险要关门。

  (5) 即 呼老兵退卒:即,就

  (6)询:询问。

  (7)曲折:详细情况。

  (8)或:有的(时候)。

  (9)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10)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11)发:打开。

  (12)对勘:核对校正。

  (13)径行:任意而行。

  (14)无足:不值得。

  (15)诸:众,各。

  (16)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17)熟:认真仔细。

  (18)复:再次。

赏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启示

  《顾炎武手不释卷》体现了顾炎武书本不离手,主要表现了他勤奋、刻苦、严谨、专注,爱读书,认真好学的特点。

  《顾炎武手不释卷》告诉了我们:要多读书,爱读书。要学习顾炎武勤奋好学,有学而不厌的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赠卖松人》古诗翻译赏析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 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 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 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 徒染六街尘!   译文:   你把松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0
  • 救父代死文言文翻译

    救父代死文言文翻译   救父代死出自文言文《直躬救父》。下面请看救父代死文言文翻译内容!以供大家欣赏!   救父代死文言文翻译  原文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1
  •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塞翁失马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塞翁失马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 中考文言文一词多义

    中考文言文一词多义   F 凡 (1)则凡数州之土壤(凡是)   (2)凡三往(总共)   方 (1)方七百里(见方)   (2)方以长(长方形)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3
  • 文言文古今异义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古今异义有什么不同   一. 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