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手不释卷

文言文

  凡先生之游⑴,以⑵二马三骡载书自随(3)。所至厄塞(4),即(5)呼老兵退卒询(6)其曲折(7);或(8)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9)坊肆(10)中发(11)书而对勘(12)之。或径行(13)平原大野,无足(14)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15)经注疏(16);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17)复(18)之。

翻译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核对校正。(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小镇店铺反复复习。

注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凡,凡是。

  (2)以:用 。

  (3)自随:宾语前置,随自。跟随自己。

  (4)厄塞:险要关门。

  (5) 即 呼老兵退卒:即,就

  (6)询:询问。

  (7)曲折:详细情况。

  (8)或:有的(时候)。

  (9)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10)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11)发:打开。

  (12)对勘:核对校正。

  (13)径行:任意而行。

  (14)无足:不值得。

  (15)诸:众,各。

  (16)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17)熟:认真仔细。

  (18)复:再次。

赏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启示

  《顾炎武手不释卷》体现了顾炎武书本不离手,主要表现了他勤奋、刻苦、严谨、专注,爱读书,认真好学的特点。

  《顾炎武手不释卷》告诉了我们:要多读书,爱读书。要学习顾炎武勤奋好学,有学而不厌的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   文言文知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试题,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好文言文内容,小编特意整理了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供同学们学习!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与陈给事书》文言文翻译

    《与陈给事书》文言文翻译   《与陈给事书》,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陈给事的信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陈给事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与陈给事书》原文   愈…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6
  •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阅读答案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闽为义军校。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遂与齐名。尝肄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5
  • 浣溪沙

    倾坐东风百媚生,万红无语笑逢迎。照妆醒睡蜡切轻,采蛇横斜春不夜。维霞浓淡月做外,梦中重到锦官城。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5
  • 描写祖国河山的古诗有哪些

      我们中国的地域宽广,有着大好的河山,无数高山流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描写祖国河山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3
  • 有关描写描写草的诗词名句鉴赏

    有关描写描写草的诗词名句鉴赏 诗中有草的诗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