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蜃化石

  《蛇蜃化石》是北宋时期沈括的一则笔记,这则笔记记述了泽州发现的蛇蜃化石。

  【文言文】

  治平中,泽州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摸之,乃石也。村民无知,遂碎之。时程伯纯为晋城令,求得一段,鳞甲皆如生物。盖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

  【翻译】

  治平年间,泽州有人家挖井,在土中发现一个东西,蜿蜒曲折像龙蛇的形状,人们害怕它,不敢触摸。过了很久,见它不动,就试着去触摸它,原来是石头。村里人缺乏知识,就把它敲碎了。当时程伯纯担任晋城县令,取得一段,石上的鳞甲都和活的生物一样。这大概是由蛇、蜃所变化的,如同螃蟹变成石蟹那样。

  【注释】

  (1)治平:宋英宗年号

  (2)泽洲:今山西晋城一带

  (3)程伯纯: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4)蜃:传说中一种像蛇而又有角的动物。蜃,音shèn。

  (5)久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6)其:代词,指土中一物

  (7)乃:原来是

  (8)遂:于是

  【赏析】

  《蛇蜃化石》记述了泽州发现的蛇蜃化石。这种化石形状“蜿蜒如龙蛇”、“鳞甲皆如生物”,从文中描述的情况来看,应当是一种古爬行动物的化石。远在数亿年以前的地质古生代,我国北部曾经是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地方,那里生长着茂密的古代乔木,也栖息着各类爬行动物。后来,地壳变迁,气候转寒,许多动植物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于是相继消亡了。一部分遗骸被埋葬到地壳深处,成为后来人们所见到的化石。泽州发现的那段化石应当是那一时期的遗物。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阅读答案】

  1、字词解释

  (1)久之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2)乃石也 (原来是)

  (3)遂碎之 (于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畏之不敢触

  翻译:人们害怕它,不敢触摸。

  (2)盖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

  翻译:这大概是由蛇、蜃所变化的,如同螃蟹变成石蟹那样。

  3、村民开始见到化石时“畏之不敢触”是什么原因?

  答:此物像龙蛇一样,蜿蜒曲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翻译赏析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晻…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姚鼐《陈谨斋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谨斋家传 姚鼐 陈谨斋讳志鋐,字纯候。休宁有陈村,在县治西南山谷之间,俗尚淳朴,陈氏世居之。谨斋之曾祖仁琦,以孝悌称,为乡饮宾①。其子耀然、孙世墱,皆敦厚不欺为长者。世墱又为乡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 串讲是一种过时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法

    串讲是一种过时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法   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串讲。串讲,在如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变种:   1、老师把所有教学内容都梳理好,按照课文的行文顺序依次讲解,学生纪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酹江月》的诗词及鉴赏

      酹江月   驿中言别   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闻黄鹂·倦闻子规朝暮声翻译赏析

      《闻黄鹂·倦闻子规朝暮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9
  • 《蒹葭》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试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