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是一种过时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法

串讲是一种过时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法

  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串讲。串讲,在如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变种:

  1、老师把所有教学内容都梳理好,按照课文的行文顺序依次讲解,学生纪录。基本程序是:朗读课文中的一段——逐句先翻译词语再翻译句子——段落阅读理解;一段完成,再进行下一段的学习。

  2、基本程序和第一种相同。不同的地方是,老师会注意到师生互动,先提出要求,学生来翻译、理解,然后由老师来肯定对的,纠正错的。

  3、老师把所有教学内容都梳理好,分板块讲解,学生纪录。基本程序:朗读全文——词句翻译——阅读理解。

  4、基本程序和第三种相同。不同的地方是,老师会注意到师生互动,先提出要求,学生来翻译、理解,然后由老师来肯定对的,纠正错的。

  5、许多老师把文本阅读当作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按照文本阅读规律安排教学程序。但是在词句翻译的时候还保留“字字落实,句句把关”的做法。

  我们把第一、第三种串讲称为“经典的串讲法”,把第二、第四种串讲称为“改进的串讲法”,把第五种串讲称为“残留的串讲法”。 这些串讲法的统一特征是,把翻译全文词句当作教学重点,词句翻译要全班逐词逐句统一进行。

  我们说,一种教学法是否有效,要看三个方面:

  1、执教者能否熟练掌握这种教学法,发挥它的优势。

  2、学习者能否适应这种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法的指导下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

  3、应用这种教学法能否有效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串讲法在中学古诗歌教学中已经废弃,本文不予讨论,下文的讨论只围绕普通文言文的教学展开。

  一、从执教者的角度考察

  “经典的串讲法”对执教者的.要求主要在知识方面,对老师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能表达清楚就行。“改进的串讲法”,对执教者的要求要多一点,要求教师具有师生互动能力。“残留的串讲法”对执教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还要具备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本文阅读的能力。相比之下,“经典的串讲法”对执教者的要求最低,很容易得到素质不高或者对语文教改缺乏热情的老师的青睐。很多老师采用的是“改进的串讲法”,因为这种教法既方便老师备课上课,又能促进学生一定程度的参与。一些热心教改的老师,大多采用“残留的串讲法”,这样既适应了新课改精神,又保证了学生的词句翻译基础。

  二、从学习者的角度考察

  “经典的串讲法”,学生的课堂活动就是听讲,记录,记忆。它需要安静的课堂,需要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纪律,需要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倾听状态,还需要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分析有比较好的理解能力。这一些要求,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有点高。有修养的成人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学生不喜欢。“改进的串讲法”会得到很多中学生的喜爱。它要求学生参与互动,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因为老师的提问比较具体,所以思考难度一般不大,而且还可以根据老师的评价明确答案,不担心学不到知识。“残留的串讲法”会得到爱好探索、喜欢思考的学生的热爱,其原因不在残留的串讲环节,而在于文本阅读环节。

  三、从目标达成的角度考察

  在考察之前,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目标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第四学段中直接提到文言文教学的只有“阅读部分”的“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个句子是从“学生的学”角度表述,它的要求里面是比较注重运用能力培养的,是把教学着眼点放到文本上的。“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就要求文言文阅读首先要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方法是用好注释和工具书。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教给相关方法,补充学生需要而在注释和工具书里找不到的内容,评价学生的理解结果。“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是三个注意事项。“积累”,包括文本学习所涉及到的文言词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语言运用、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等方面的记忆。“感悟”,包括调动自己的经验理解文本和由阅读文本而受到的思想启迪两个方面。“运用”,就是能够把所积累和感悟的东西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要学习相应的赏析技能,能自主赏析文言文本。

  2、把从文言文中学习到的文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经典的串讲法”只能完文言词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成、文本内容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是个未知数,完全要靠学生课外去“悟”。“改进的串讲法”,因为有师生的互动,老师可能零星的传授给学生一些技能,培养学生一些能力。但是,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准确的词句翻译和阅读理解的结论,恐怕不方便在能力培养方面过多着力。“残留的串讲法”因为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如果使用得好,在“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方面会大展所长。但是,如果遇到长课文,词句翻译的时候所保留的“字字落实,句句把关”做法会占用大量学时。为了节省学时,会形成“言”与“文”如何取舍的矛盾关系,执教者要为了保证其中一方面的教学效果而减少另一方面的授课时间,影响到总体教学效果。并且,“字字落实,句句把关”的做法也和新课标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背道而驰。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这项要求之外另加了要求:“要求准确翻译文言文的所有词句”,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串讲法是一种过时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法。为了更好达成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我们应该换用新的文言文教学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6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阅读答案及名子翻译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卖花声·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727
  •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说明一个道理:不能一学到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要谦虚好学,学而不厌。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南北朝】颜之推 夫学者,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28
  • 《行宫》古诗原文及译文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孙长江   昔日豪华奢靡的行宫,已经冷落;宫墙内的春花,红艳得那般寂寞。白头宫女犹在,闲坐无事,谈的竟然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0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翻译赏析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角,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2
  • 新序文言文考察题目

    新序文言文考察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卫宣公之子急也,寿也,朔也。急前母子也。寿与朔后母子也。   ②寿之母与朔谋,欲杀太子急而立寿。使人与急乘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