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勤学

  《贾逵勤学》出自《拾遗记·卷六·后汉》,作者是王嘉,讲的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年幼时聪明好学的故事。

  【文言文】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 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翻译】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贾逵到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到了十岁,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有时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注释】

  明惠——聪明智慧。惠,同“慧”,聪明。

  无嗣(sì)——没有儿子。嗣,子孙后代。

  归居——回娘家居住,这里指因无子而被丈夫休弃。

  以贞明见称——因为能守节和聪敏被人称道。

  暗诵——默读。

  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扉屏——门扇屏风。

  且——“且……且……”,相当于“一边……一边……”。文中是说一边读一边记。

  期(jī)年——满一年。

  《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乐》。

  《三坟》——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

  《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指少昊(hào),颛(zhuān)顼(xū)、高辛、尧、舜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

  闾里——里巷。闾,是古代里巷(类似现在街巷)的门。

  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阅读答案】

  1.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贾逵年五岁,聪惠过人。

  (2)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

  2.结合文意,说一说贾逵成长为大儒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2) 我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

  2.主观原因: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客观原因: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彭孙通《生查子·旅夜》“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全诗赏析

    生查子 旅夜 彭孙通 薄醉不成乡①,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②。 注释 ①乡:指醉乡。 ②西弄:西巷。 赏析 彭孙通的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9
  • 《越中览古》

    原文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译文 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班师回朝,战士们回来时身上都穿着鲜艳华美的衣服。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56
  • 文言文作文与点评

    文言文作文与点评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我过国庆节作文,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2
  • 文言文《金史·高桢传》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金史·高桢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祯母在沈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4
  •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译文】 薄云四处飘散还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放清波。   【出自】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八月十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21
  • 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阅读答案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王安石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②。 注:①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