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与坎中人

  【文言文】

  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yú),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稍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fèn)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翻译】

  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过了很久,大熊拿出果子分给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这个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个早上,母熊觅食回来,总是分给他一份果子,这个人依赖(母熊给的食物)用来活命。后来小熊渐渐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已经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所以(那人)就没有死。啊,人们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的行为),怎么能说(动物)没有情义呢!

  【注释】

  1.支命:活命。

  2.分(fèn):估计,猜测。

  3.良久:过一会儿。良,甚;很。

  4.诸:几个。

  5.赖:依赖,依靠。

  6.负:背。

  7.馁:饿。

  8.啖:吃。

  9.须臾:一会儿。

  10.之:代词,代他,指射鹿人。

  11.既:已经。

  12.堕:落下。

  13.坎:坑。

  14.遂:于是、就。

  15.言:说.。

  16.旦:早上。

  17.觅食:寻找食物。

  18.还:回来。

  19.出:拿出。

  20.与:给。

  21.尽:全。

  22.熊子数头:倒装句。

  23.以为:认为。

  24.赖以支命:省略句,应为“赖之以支命”。

  25.顾:回头看。

  26.安:怎么。

  27.得:能。

  28.辄:总是

  【启示】

  文中说的那头熊,极有人性,不仅不残害堕入坑中的猎人,还给他吃的,最后救他出坑。大多数动物是不会主动袭击人的,除非人惹怒了它。人与动物应该建立亲密共存的关系的。所以说动物并非无情,动物也有情义,只是人们不了解它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桑生李树

    【原文】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3
  • 张镃《竹轩诗兴》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0
  • 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①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②之郡,与知退③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53
  • 乡村四月

    朝代:宋代 作者:翁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50
  • 《百家姓.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 平》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平」源出 ;   姬姓。 以邑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g…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7
  • 《念奴娇·中秋对月》翻译

      《念奴娇·中秋对月》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文征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