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问李克》讲述了一个李克教导魏文侯应赏罚有度,以此招揽贤士,才能使百姓信服的小故事。

  【文言文】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 ” 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 ” 对曰:“国其有淫民乎 ?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翻译】

  魏文侯问李克:“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 李克)回答说:“我听说治理国家的方法:给付出劳动的人食物,给建立功勋的人俸禄,任用有才能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百姓还是不归附我,是为什么 ? ” 李克回答道:“国内大概有放纵游乐的人吧! 我听说:应该取消放纵者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父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却享受着父辈的待遇(用国家的钱财),出门就乘着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于竽琴钟石一类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正因为这些人给他们的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乡里的礼教。像这样的人,应当取消他们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所说的剥夺放纵游乐的人(的俸禄)。”

  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所以凡是沉溺于发动战争,使军队疲劳的人,没有一个不灭亡的。”

  【注释】

  1.使:任用

  2.与:归附

  3.其:大概

  4.衣:穿

  5.修:讲究

  6.乱:扰乱

  7.淫民:放纵游乐的人。

  8.乡曲:乡里。

  9.闻:听说

  10.为:治理

  11.其:副词。表推测、估计,译为“大概””也许“

  12.来:招致

  13.当:得当

  14.乡曲之教:乡里的文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离思五首其一翻译赏析

      《离思五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前言】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 原毁文言文及注释

      【题解】本文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文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0
  • 曹彬仁爱

      【文言文】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l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9
  • 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原文、注释和鉴赏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1)。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注释】 (1)征路:出征旅途。一作“征旆”。 【赏析心得】 这首小诗,文句简练,哲…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2
  • 古诗赋得北方有佳人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徐惠

    作者:徐惠 朝代:〔唐代〕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赋得北方有佳人译文及注…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5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翻译赏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译文]像姑娘的眼皮一样横流的,是江南的春水,像姑娘的眉峰一样耸起的,是江南的青山。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