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问李克》讲述了一个李克教导魏文侯应赏罚有度,以此招揽贤士,才能使百姓信服的小故事。

  【文言文】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 ” 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 ” 对曰:“国其有淫民乎 ?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翻译】

  魏文侯问李克:“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 李克)回答说:“我听说治理国家的方法:给付出劳动的人食物,给建立功勋的人俸禄,任用有才能的人,并且要赏就要实行、要罚就要得当。” 文侯问:“我赏罚都得当,但是百姓还是不归附我,是为什么 ? ” 李克回答道:“国内大概有放纵游乐的人吧! 我听说:应该取消放纵者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父辈因为有功勋所以国家给他俸禄,他的后辈没有功勋却享受着父辈的待遇(用国家的钱财),出门就乘着车马、穿着华美的衣衫,算得上荣华富贵;在家则沉迷于竽琴钟石一类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正因为这些人给他们的无功的子女的享受,打乱了乡里的礼教。像这样的人,应当取消他们的俸禄,用来招揽国家的有志之士,这就是所说的剥夺放纵游乐的人(的俸禄)。”

  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所以凡是沉溺于发动战争,使军队疲劳的人,没有一个不灭亡的。”

  【注释】

  1.使:任用

  2.与:归附

  3.其:大概

  4.衣:穿

  5.修:讲究

  6.乱:扰乱

  7.淫民:放纵游乐的人。

  8.乡曲:乡里。

  9.闻:听说

  10.为:治理

  11.其:副词。表推测、估计,译为“大概””也许“

  12.来:招致

  13.当:得当

  14.乡曲之教:乡里的文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迂公修屋

      【文言文】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号且诟,妻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
  • 查慎行《早过大通驿》阅读答案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9
  •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哀王孙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杜甫

    全诗原文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0
  • 骤雨华岳的翻译赏析

      原文:   骤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 襄阳歌李白拼音版翻译注释

    “襄阳歌李白拼音版翻译注释”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襄阳歌李白拼音版 《 襄xiāng阳yáng歌gē 》 唐táng…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