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琰之

  【文言文】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但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④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以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⑤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⑥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

  【翻译】

  裴琰之担任同州司户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每天以玩乐为主要的事,一点也不关心处理公文。刺史谯国公李崇义认为他而去询问户佐而感到奇怪,户佐说:“司户是大家的孩子,恐怕不善于处理公文。”过了数日,李崇义对裴琰之说:“同州的公务繁忙,司户尤为突出。你何不另外谋求个京城里的官当,没有必要滞留在这里。”裴琰之只好点头称是。又过了数日,司户应该办理的公文堆积。大家偷偷议论,以为裴琰之不会撰写公文,只会玩乐。后来李崇义召见裴琰之,严厉地对他说,要请示朝廷将他免职。

  裴琰之出来问户佐:“有多少公文案卷?”户佐回答说:“着急处理的有二百多份。”裴琰之说:“我以为有多少呢,竟如此逼迫人!”他命令每件等待处理的案卷后面附上十张纸,又命令五六个人给他研墨点笔,左右的人勉强去做了。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只让主办各个案卷的事物的人员汇报事情的大概情况,他倚着柱子处理。词意奔放,文笔华美,手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写完的纸如飞落下。州府的官员都赶来了,围观的人像墙一样,惊异赞叹声音不断。处理完的公文案卷送到李崇义那里,李崇义一开始还问:“司户会处理公文吗?”户佐说:“司户手笔太高了!”李崇义仍然不知道裴琰之的奇异才能。等到他看了四五十卷,发现词句语言非常精采。李崇义惊奇惭愧,将裴琰之找来,走下台阶谢罪说:“你的文章如此好,何必隐藏锋芒,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当天裴琰之的声名就震动了全州。

  【注释】

  ①司户:官名,主管户籍。

  ②闲:熟习。

  ③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

  ④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

  ⑤勉唯:勉强答应。

  ⑥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裴琰之简介】

  裴琰之,唐代文学家。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漼父。永徽中为同州司户参军,断案精明,曾主断数百件积案,每下判词极其神速,深得刺史赞赏,称之为“霹雳手”。任永年令,亦有惠政。拜仓部郎中后以病辞官。晚年病废于家,子裴漼殷勤侍疾十余年。他的儿子裴漼也以文章名世,并有作流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的翻译赏析

      《闲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前言】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6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衔接和编制依据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衔接和编制依据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概念和衔接   1、语文教材概念内涵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思想教育及文化教育的综合教育读物,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晏子御者之妻》“晏子为齐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3
  • 琢玉成器文言文翻译

    琢玉成器文言文翻译   如果玉不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下面我们来看看琢玉成器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借鉴。   琢玉成器文言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②。然玉之为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0
  • 浣溪沙 王世贞

             春  闷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26
  • 南山田中行原文及赏析

      《南山田中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