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李齐贤

        

暮  行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
        首句“栖鸦去尽远山青”,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写暮行所见。乌鸦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被用来表现黄昏特征的一种意象,有“昏鸦”、“暮鸦”之称。“栖鸦”都已经归巢了,行人却还在路上。这里以鸦衬人,写出了旅途的孤独寂寞。出现在行人视野中的只有远处青翠的山林,这是暮鸦归栖之处,却没有看到可以让人投宿的地方。“看暝色、入林坰”写出时间的推移。前句“远山青”说明能见度还较好,此句写暮色渐渐笼罩了树林,远山也渐渐看不清了,读者不难体会行人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正在此时,突然看见了远处的灯火,尽管“小于萤”,也会使行人得到莫大的安慰,甚至感到了一丝温暖。然而,当他兴冲冲地赶到要住宿的地方,却“人不见、苔扉半扃”。这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看不到,只看到半关着的门扇,上面长满了青苔,荒凉破败之极!看到这种景象,行人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况周颐《蕙风词话》称“灯火小于萤”两句,“置之两宋名家词中,亦庶几无愧色”,确是如此。这几句词不仅逼真地写出了“暮行”的过程,更暗示着行人由充满希望到深感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效果。
        虽然住宿的条件令行人深感失望,但也不得不将就着住下,下片遂写夜宿的情景。“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宿处是如此的简陋!“鞍”、“马”意象暗示着一天旅途的劳顿,现在本应好好休息,但是身披“满衣白露”,看着“照鞍凉月”,睡在“寒厅”之中,如何能够入眠?只好整夜都在等待天亮重新上路。“今夜候明星”(“明星”指启明星)一句,包含无限凄凉酸楚。“又何处、长亭短亭?”想像着第二天又要踏上漫漫征程,不知旅途的情景是否会比今日好一些。
        前人称“益斋词写景极工”(况周颐《蕙风词话》),这首词可为明证。作者以白描手法,将旅途中所见的黄昏景象,投宿时的荒凉处境写得如在眼前。而且,这首词不但景色描绘得很逼真,行人旅途的艰辛,心理的变化也同时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2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传公①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②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敞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阚闳,厚其墙垣,以无忧…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35
  • 写安徽捉月台·李白衣冠冢的诗词大全

    捉月台在马鞍山市采石矶,李白衣冠冢在该市翠螺山腰。 捉月台,原名舍身崖,又称联璧台。台是临江悬崖上的一块突伸如翼的岩石,翘首展翅,突兀江中,势态壮观,十分险峻。上刻“联…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1
  • 常见文言文虚词于

    常见文言文虚词于   于   ⑴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⑵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9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技巧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技巧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7
  •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的词意: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陈俊卿,字应求,兴化人。幼庄重,不妄言笑。父死,执丧如成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秩满,秦桧当国,察其不附已,以为南外睦宗院教授。 金主亮渡淮,俊卿受诏整浙西水军,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