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秋晚悲怀》阅读答案

秋晚悲怀
〔宋〕李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注】壶中句: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
1、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2、尾联是如何抒发感情的?(3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参考答案
(1)通过“秋晚降霜,黄叶染成了红色”、“曙景不长,朝晖易成夕照”的景象(1分),描绘了一幅秋晚山谷中萧杀凄凉的画面(1分),表达了诗人面对易于变迁的现实以及飞逝的时光而产生了淡淡的哀愁(1分)。
(2)用典(1分),借用道书中壶公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渴望追随壶中的仙翁,知晓人间日月的长短的心志(1分),从而委婉表达了诗人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1分)。
(3)首联以悲怀起兴,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颔联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颈联写诗人开拓心胸,从现实中力求振奋;尾联借用典故委婉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悲伤。(答对一点即得1分) 

简析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起始两句“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次两句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第五、六两句写诗人开拓心胸,从现实中力求振奋,前句以“应到海”表示推测,是写他人;后句以“合经霜”表示理所当然,是写诗人自己。诗的结尾中,表达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全诗以悲怀起兴,以自求振拔结束;中间两联,对仗自然,语言清新洒落,可见诗人风格的一斑。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对当时怀才未遇的志士来说,有普遍的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4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阅读答案及赏析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严 羽 天涯十载无穷恨,老泪灯前语罢垂。 明发①又为千里别,相思应尽一生期。 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②鸟去迟。 世乱音书到何日?关河一望不胜悲! 【注】&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8
  • 永遇乐原文阅读翻译

      《永遇乐》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   诵李易安《永遇乐》,   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   辄不自堪,   遂依其声,   又托之易安自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5
  • 关于七夕节的诗词歌句有哪些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整理了一些关于七夕节的诗句给大家,我们一起看看吧。 1、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 2、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3、相思树底…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5
  • 造父学御文言文

      造父学御   《列子》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斗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5
  • 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

    拼音:n?i 部首:丿 部首笔画:1 总笔画:2 笔顺:折撇 【详细释义】 nǎi ①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2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