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苎萝山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咏苎萝山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咏苎萝山李白拼音版

yǒngzhùluóshān
táng · bái
西shīyuèchūzhùluóshān
xiùyǎnjīnhuāxiūyán
huànshānòngshuǐqīngxián
hào齿chǐxìnnánkāichényínyúnjiān
gōujiànzhēngjuéyànyángéguān
xiéguǎngōngyǎomiǎopān
chāiguóqiānqiūjìnghuán

咏苎萝山翻译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咏苎萝山注释

(1)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胭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3)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4)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5)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6)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以上是【咏苎萝山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如若有误,欢迎指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58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及翻译

      二十一日平明起,天已大霁,以陆公书投莫。莫在囤,不及往叩,以名柬去,余乃候饭于寓中。   既午,散步东街,渡塘堤,经州治前,而西循囤山北壁下行,共一里,入北山南向石洞。   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94
  • 写龙隐洞·龙隐岩的诗词大全

    桂林市东七星山瑶光峰山脚下有龙隐洞、龙隐岩,洞西南通透,洞的一壁插入小东江中。洞顶有一条石槽,像神龙飞去后留下的全身痕迹。传说曾有神龙隐于此洞。古人留有“破壁而飞”的题刻,故名。龙…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5
  • 南辕北辙的文言文以及翻译

    南辕北辙的文言文以及翻译   南辕北辙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望,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够有一番作为的心里情怀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南辕北辙的文言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南…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4
  • 文言文《人有亡斧者》全文及翻译

    文言文《人有亡斧者》全文及翻译   《人有亡斧者》讽刺那些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事物、凭“想当然”作出判断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人有亡斧者》全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3
  • 邴原弃学文言文阅读练习

    邴原弃学文言文阅读练习   邴原弃学   邴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95
  • 晏几道《更漏子槛花稀》诗词原文及赏析

      《更漏子·槛花稀》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   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