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词句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作品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3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湾中学赋文言文鉴赏

    大湾中学赋文言文鉴赏   虎踞镇西,龙盘福地。凌峦高耸,突兀鹤立。远眺华蓥之嵯峨,近揽铜锣之嶔崯。仰观日月星辰,俯瞰古镇新奇。霞云飘于天际,飞鸟影掠晴空。得御临河之涓涓细水以涵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90
  • 古诗鉴赏之如何快速把握诗歌主题

    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5
  •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阅读答案及赏析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4
  •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翻译赏析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1
  • 《叠题乌江亭王》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带拼音版   dié tí wū jiāng tíng   叠题乌江亭   wáng ān shí   王安石   bǎi zhàn pí láo zhu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6
  • 归有光《吴山图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吴山图记》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文章,主旨在于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