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就像爱生命」读书笔记2500字(2)篇

爱你就像爱生命

作者:王小波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独家首次曝光王小波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本版独有王小波写给许倬云的信。至今为止难以超越的情书经典。《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留给世人最全面的书信作品。相比小说和随笔的字斟酌句,这些不加掩饰、发于肺腑的信让我们读到了更为真实的王小波。写给爱人李银河的信看到了他的热烈纯真,写给朋友的信了解到了他对世事的感悟……文字集有趣、深情、思考于一身,让人动容。《爱你就像爱生命》真实展现了王小波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一部超越情书之上的爱情经典。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初读是因得到朋友公众号里的推荐,说这本书很好看,很美好。

读了之后便视若珍宝,王小波这种热烈又纯真的爱,世间少有。李银河何其幸运遇到他,又何其伟大保护住了这样的灵魂。

且不提他们之间的爱,说一说感受。

王小波对李银河说:我们是多么不同的人,多么不同的两个个体,我多么怕你因我们的不同而不喜欢我。他又说,我多么高兴,我发现我们身上有这么多共同的东西,相同的想法,我和你是一类人。

爱的奇妙不就在此嘛,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不同的,互相欣赏的就是那不同的地方,可又因两个人的相同,才会在最后走到一起。不管背景是不是相同,经历是不是相同,两个人目标相同,有相同的想法,共同为之努力,上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爱的正确模式吧,那种因为爱而改变自己的,委曲求全的,终究不是适合自己的,因为那不是你。

因为王小波学历低,背景差,李银河的家长并不喜欢他,从信中隐约可看出这中间家庭对他们的阻挠。但李银河深信自己的选择,王小波也同样努力进步。要感谢李银河,不因家人的反对而质疑自己的感情,对王小波说出:我们是两个人,不是两个家庭。我很希望我的父母高兴,但他们不高兴我也不会离开你。

说到底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幸福的,他们反对只是怕自己的子女以后过得不幸福。有的建议确实是有效的,可也有的建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现在的爱,又如何逃得脱责任,大部分都是两个家庭,而不是两个人。

如何看待一个人呢,其实我有疑问,因为我看待一个人看到的不是他的外表,诸如长相,身高;不是他的经历,诸如失败,成功。我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就像李银河说的,王小波长的丑,可那又如何,他的灵魂会发光。我觉得,人的内在才重要,外表忽然会加分或者减分,但空有美丽的外表是无用的,内在不只是才华,更有人品。外在的东西总会随着时光而老去,再赏心悦目的事物也有黯淡无光的一天,唯有内在,唯有灵魂,优秀的经历年华的淬炼反而更熠熠生辉。可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看我,我觉得内在是好的就是好的,虽然有时候它可能因为经历被迫披上破旧的外衣,就像钻石,时间久了外面蒙了灰,人们还认得出它吗?就像外面烂了的橘子,虽然有时里面还是好的,甚至比普通的更甜。但大部分人也会试也不试就扔掉吧。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可又有几个人可以看到本质,或有耐心去尝试着看到本质呢。

李银河说,王小波有有趣的灵魂。她是多么怕生活过得无趣,别人都是她在了解之后就不喜欢了,只有王小波不同。因为他也同样讨厌无趣的生活。

我也是啊,那种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会让你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活着就要创造价值不是嘛?用不着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价值,对自己的价值就好。有不有趣无不无聊,我觉得和工作无关,和生活才有关,真正热爱生活,是不会闲下来的,多读点书也好,多去锻炼也好,多跳点舞,弹奏点音乐,做些点心,挑战极限也好。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就不会是死气沉沉的生活,就有无限的更多的可能性等你发现,更多的奇妙的事和人等你遇见。生活不应该是差不多就好,还可以就行。

所以说自由是多么重要,不论是自由的人,还是自由的灵魂。我真的讨厌被束缚,可满足了什么才是束缚呢,我不知道。可能如果我不开心了,就是被束缚了吧。

再来谈谈他们王小波所谓的柏拉图式恋爱,我觉得好的爱首先要找到你的soulmate,灵魂不投契,肉体再怎么投契也是没用的。最近总被灌输先性后爱的观点,可无论如何都不能认同,像是无法说服自己,更害怕愧疚于人。所以至少对我来说,无论是纯粹精神上的,还是灵肉结合的,本质上不都是一样的么。

王小波的信让人乍一眼看上去可爱的点,我觉得在他对李银河打招呼的变化:一开始是你好哇李银河,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期待,憧憬,小心翼翼,又有一丝心里的甜。后面有些气李银河不回来,可又舍不下李银河,明明说好不回来就不写信,可又爱的一塌糊涂,只好有些执拗的称呼她,李银河,你好!再后来遭遇家庭的反对,快要分手,伤心又舍不得,却不想李银河为自己难过,转为银河。直到在一起,每封信都像李银河倾吐自己的爱,郑重又严肃不容置疑,改成了你好,银河。

最喜欢那句“我爱你爱我又喜欢我”,这句话有无数的断句方式,但无论怎样断句,都有一种意义是不变的,便是我爱你。

都说这本书,20岁读时是一种感悟,30岁又是另一种。我不懂我30岁时怎么想,我只觉得现在,如果说爱人是一种能力,我希望我有这能力,如果说爱人是一种技巧,我希望我懂得如何去爱。

以上纯粹是个人的牢骚,能看到这里的感谢你们静静听完了我的牢骚话。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近几周很少看书,一直想着把这本看完,看到后面写给友人的信确实有些看不动,拖了很长时间。)

一、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王小波在李银河面前像个孩子,听说那是在自己爱的人面前才会像个孩子。在追求银河时患得患失甚至有些卑微,怕自己会招银河的讨厌,信里又是道歉又是告白又是甜腻的情话,明明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却在信里天南海北的扯,不知写下了多少教科书般的情话,摘了一部分:

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你肯用这样的爱情回报我吗?就是你高兴我也高兴,你难过时我来安慰你,还有别爱别人!你可要我告诉你我过的是什么生活?可以告诉你,过的是没有你的生活。这种生活可真难挨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自从我认识了你,我觉得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再也没有谁比你更好了,我的菩提树!

所有喜怒哀乐皆因一人。追寻精神的契合,灵魂高度的伴侣。不愿将就。

二、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我曾看过我爸写给我妈的情书,那是96年我妈怀我的时候。书信开头即“亲爱的云,见字如面,提笔祝你笑口常开”,格式规范,字迹清秀,从没想过爸爸还有如此文邹邹甜腻腻的时候。信中提及何时收到信,何时回的信,还有浓烈的想念和摘抄的之前写的随记。在知道我妈怀了我之后,让她好好吃饭,注意身体,要把我生下来,从信里知晓在我之前妈妈曾打掉过一个孩子,因为当时准生证没发,生了会罚钱。一封信包含了太多感情,父母也曾年轻过,也曾热烈的爱过,只是多数的爱都融在了日后的柴米油盐里。

觉得书信更易表达感情,哪有什么比亲笔写的情话更有意义。现在的通讯虽然更方便,但却不如书信易保存当时的那份真挚,一个不小心就删除清空了。记得高三圣诞夜,我写了一封信,和平安果一起放在了最喜欢的班主任的办公桌上,就是觉得手写信更能表达我的感激欣赏。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也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写一封信给爱的人。

三、与凤同飞出俊鸟,与虎同眠无善兽

真心觉得牛人的圈子里都是牛人,看后面王小波的回信,也都是给当时不是出国留学就是北大教授或者有名作家。对于王小波的知识技能储备和才能,真的是佩服,数学非马白马,统计学数据处理,计算机编程软件等等,再加文学造诣,真乃神人。

Thats all.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99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五 3 班的坏小子》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五(3)班的坏小子》这本书。书中介绍了一个班级体。班中有“肥猫”“兔”“米老鼠”“豆芽儿”这几个“坏小子”,他们聪慧调皮、天真善良,与严肃的、活泼的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13
  • 读《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000字

    读《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000字: “社交界就是这样,大家都看不透对方,都不跟对方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过生活到处都是这样。”这句话是德·盖尔忙特夫人对德·弗罗贝维尔先生说的,十分苦…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8
  • 读《驭风少年》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也许我们现在生活繁荣昌盛,还不能够体会到贫穷国家生活的艰辛,但残酷的事实就是这样。 非洲,虽然和欧洲一海之隔,但经…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146
  • 感悟《爱的故事》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每个人都有爱,就像父母对孩子,母爱给予温暖,父爱促使坚强,师爱则鼓励成长,博爱则引导高尚,自然却教导我们和谐,感恩会带给我…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7
  • 《娜塔莎之舞》读后感2000字

    《娜塔莎之舞》读后感2000字! 《娜塔莎之舞》终于把我这么多年东一针西一线理解的俄罗斯文化史粗略串起来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们俄国人有两个祖国,俄罗斯和欧洲。”而俄罗斯文化…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7
  • 亲子悦读《海蒂》读后感400字

    这个星期工作任务不多,得以闲暇陪女儿读了一本青少版的文学名著――《海蒂》。它由瑞士女作家约翰.斯比丽所写,书中描写了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一个充满爱心的小女孩,她用自己的爱心和信仰感染…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