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何帆

何帆老师在过去的一年走遍11个国家30多个城市为我们观察到的——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你可以读到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背后原因、也可以欣喜地看到新的商业模式在不同场景上演着好戏、新的生活方式为社会消除戾气和偏见、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大山深处开花结果……这本书通过鹰眼视角,既为我们呈现了上一年的全画幅图景,也带我们全方位观察那些微弱却充满力量的新事物、新框架、新方法、新理念、新业态、新生活方式……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变量》将帮助我们建立历史感,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思考这个世界。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出乎意料的好。

史学传统深深地刻在中国文化的血脉当中,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人,很难摆脱历史感的折磨,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是无法言说出口但烙印在每个细胞中的印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我们走过目标明确,道路清晰的三十年,当大势不再在握,每个人都难免有点惶然。作者言,既然我们今天不能再用长河模式一眼千年来记录历史,那就换个姿势,试试大树模式吧。“野火烧后,新木丛生。”

罗胖用了好多期节目介绍这本书,说不定罗胖的口播稿,比这本小册子的字数还要多。听节目的时候,便对于小趋势、慢变量这几个概念印象非常深刻。

出乎意料的深刻,很多观点都能令读者动容,作者所追求的,希望三十年后依然可以让读者回过头来从头开始读,确实有可能做到。

懒得归纳了,做一部分摘要如下:

“正是因为有了大趋势,才会有小趋势。”

正是因为社会整体在进步,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小众。

南宋的城市化率达到了22%,直到1982年,我们才重新达到了这个标准。1949年的中国城市化率只有10%,比战国时期还要低5个百分点!!!

“人们首先变得更相似、更平等、更富裕,然后才能变得更加差异化。”

“随着未来城市一体化进程,城市之间的通勤会变少,如果两个城市之间通勤量很大,那只能说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未来城市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多中心化。城市群也会变得像是超级城市的组合 ,不再有中心城市 。非常钦佩这个观点,中国的春运就是这个观点的宏观注脚。

作者提到一个叫“一点点”的奶茶店,在很多城市都发展的很好,但在北京经营不好,作者认为,这可能与北京过马路太难有关,过马路难导致北京的沿街商铺不发达。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开店,应该选择不要太宽的马路。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城市规划者应该好好读读这一段,不要再随便拆了。

“移民社会生来就是平等的,而不是通过努力才平等的。”

由此想到,固化的社会更容易滋生不平等。

聚龙小镇  阿那亚

利己是一种盲目的本能,可以使一切美德的幼芽哭死,它还是一种古老的恶习,很难根除。人只有在相互作用下,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焕然一新,才能开阔自己的胸怀,发挥自己的才智。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只有社群活动才能抑制利己主义。

人们发现,在丰裕社会,私人财富虽然增加了,但公共产品变得更加稀缺。这是丰裕社会特有的烦恼。在这样的丰裕社会,一个友善、互助的社群对人们的幸福指数的提升变得更为重要。

这个世界正在改变,但教育体制傲慢的拒绝改变。

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

托克维尔定律: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社群正货,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只有当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学会如何彼此相处,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和谐。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看完这本书,突然对读书的选择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原来很信奉一些大佬说的,读书要读经典,经典的才不会那么容易踩雷,花费的看书时间才不会浪费,现在觉得这个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

喜欢文学类书籍的当然可以致敬经典,但我喜欢看的是经济,个人管理,未来大趋势,心理一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之前的很多理论已经不适用了,整个社会都进入了一个高速迭代期,每天都有新的知识,还是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新出版的新书阅读量的。

这本书的每个视角和观点都是我所不具备或是未察觉的,时常有闪光点让我产生思维碰撞。

看到以后的HR居然需要面试机器人的时候,我在想我现在能为以后做什么准备,面试机器人的话需要知道哪些常识?如何确定机器人与公司所需的职位匹配?

看到“技术要跟市场的性格匹配”的时候,我在想那市场的性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需求的人?那这些人的共性在哪里,各地区的差异性又在哪里?

然后判断自己这个行业,在当今的大趋势是“防守”还是“进攻”,自己的性格是“防守型”还是“进攻性”,是否需要转换,怎么适应大趋势。

看到“电子竞技”趋势的时候突然考虑到了,这个新兴的体育行业因为受年轻人的喜爱,未来必定遍地开花,毕竟得年轻人者得天下,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发展文体产业的时候会考虑支持电竞俱乐部,但是这个行业太过于年轻,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队员的培养,整体俱乐部的运营都是新手,这方面的人才还大力短缺。

看到“自下而上”的时候在想,大部分公司似乎这方面还没有跟上节奏,直到现在还是“自上而下”的,BOSS始终无法调动底层员工积极性,一直靠层层传达执行命令来维持公司的发展运行,如果可以自发的“自下而上”推动公司不断发展,想必BOSS是十分愿意的,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在公司形成“自下而上”的难点在哪里呢,几十年发展的惯性?人性?责任心?屁股决定思维?

看到“颜值革命”的时候在想,现在的产品本身是不是已经不如产品包装重要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消费前是好奇、看见后是惊喜、消费中是高潮、消费后有回味,这样的话,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年轻人的心思和眼球才行,真材实料要靠好的包装才能让人发现它的价值,外表与内在已经不是谁轻谁重,而是必须要相辅相成了。

最后重建社群这里,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有没有一种社群组织能够让退休在家的老人们发挥余热,重拾信心,不再天天等着儿女回家安慰,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呢?或许,国家对于用人制度和退休年限以及工作职位方面有新的放宽政策?

碎片思维很多,都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书里机遇很多,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少,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引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深度思考,开阔了我的眼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8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孩子挑战》第一章读后感800字

    《孩子挑战》第一章读后感800字: 这一章的章节名是“现代父母的两难处境”,那我们需要弄明白的第1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处境是“两难”的处境。不考虑文章中提供的材料性内容,下面我将根据…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42
  • 《骆驼祥子》读后感700字初中

    【第1篇】 暴风雨中前行――读《骆驼祥子》有感 今年,我读了老舍先生写的《骆驼祥子》,感慨万分,为祥子的命运感到悲哀,为当时的社会感到愤怒。 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的一位洋车夫,正直…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05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读后感1000字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读后感1000字: “对别人说狠话,不如对自己下狠手,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50
  • 丑小鸭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丑小鸭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最近,我阅读了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带给我深刻的启发,并解决了我身上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不再有自卑心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49
  • 《雨果》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这个里,我观看了几部电影,其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一部名叫《雨果》的电影。初看片名,我还以为影片讲述的是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故事。但随着影片的放映才明白,原来故事核心…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57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500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500字: 今天预习课文的时候,在课本的精读文章中看到了这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被题目所吸引,仔细的阅读了这篇文章。 作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