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僻壤山乡村古井村教师李宝库已经时日无多,社会的磨难,生活的阻力,无穷无尽的且无法颠覆的绝望将他重重压在下面。然而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让他始终心系村里4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贡献出最后一份心力与生命。
「乡村教师」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乡村教师》读后感。
一位乡村教师,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用最后的力气,将牛顿三定律教给了几个乡村的孩子,最后孩子们阴差阳错拯救了地球的故事。
听起来是个迷之强行的因果关系。
不过这里我想说的是重点剧情之外的一些情节。
教师知道自己的生命要到最后一刻了,他将孩子们叫到床前,挣扎着用最后的力气讲课,他说:
“这本来不是教学大纲上要求的,我是想到,你们中的大部分人,这一辈子永远也听不到初中的课了,所以我最后讲一讲,也让你们知道稍深一些的学问是什么样子。”
他跳过了孩子们应学的基础内容,直接教给了他们三条初中的知识点,就是牛顿三定律。
这里体现了牛顿三定律的重要性,这个我们都是清楚的。
那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也要教给孩子们这三条定律的意义是什么呢?
当然不是为了拯救地球。
这其实也能概括到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各种奇怪的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就好像以前流行的笑话中,我买菜用不到方程式。
这个问题在我上学期间一直困扰着我,也由于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导致耽误了我的学业。
想在回过头来想我终于想明白了。
其实学习知识,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你看世界的角度与能力。
知识的作用在于拨开你眼前的迷雾,让你看到真正的世界。
放眼向世界望去,你能够看到水资源在天地之间流转,水汽蒸腾形成云,凝云至雨又落于地。
电荷在水汽的粒子间流转,形成闪电劈开长空,空气中的氮化为氮化物飘落而下。
温暖的空气自大洋彼岸吹来,看不见的风在全球流转。
热量由高向低传递,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转,水汽跟随其中。
万物之间有引力相连,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引来潮汐涨落。
地球又一次沿着椭圆的轨道接近太阳,那个庞大的氢气团通过将氢核聚变成氦释放出惊人的光和热散,并于八分钟后传到地球上,而窗外也再次迎来春暖花开。
电磁波由地面直至太空,又从人造卫星上重回地面,无数的电磁信号笼罩着全球。
天地使熵增,人力使熵减。
这些你虽然无法看到眼里,但是你的心却都能感受到。
这在很多人眼里是无法想象的,你眼中的世界与他们不同。
这就是学习的力量,你学得越多,看到的就也越多。
可惜我化学学的贼差,不然还能看到些更好玩的。
同样的其他学科也是这样的,它们并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这个世界。
回到《乡村教师》的故事中知识,可能文中的几个孩子穷其一生也用不到牛顿三定律,但是当他们抬头仰望星空,他们眼中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愚昧的迷雾被拨开,满天星辰流转,宇宙的磅礴于星空中闪耀。
这才是会改变他们一生的东西。
(《乡村教师》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有意思的内涵,就先不写了,这个故事其实整体的情节很是牵强。不过大刘的小说都有一种理工生的浪漫,就是不管情节怎样,他细心的把真正精髓的内容融入其中,各种情节在不合理之下做到最认真的合理。大刘大部分短篇小说,都是这样的内容。)
「乡村教师」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首先我想抨击一下那些说这本书是以“乡村教师”的老套戏码开头的科幻类作品的人,因为他们这样的想法一开始就不会领悟到作者写这本书的真正意图。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这种知识传递的媒介,就是教师。”
的确,站在宇宙的角度上来讲,人类足够渺小,足够原始,甚至讲足够落后。人类一代人只有几十载的生命,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延续了几千年的知识,这样奇迹般又原始般的媒介就是教师。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和宇宙同频率的,只是限于其生理缺陷,他们看不到几光年以外的东西。但是有类人他们可以搭起连接人类和宇宙的桥梁,这类人就是教师。
我想每一位当教师的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份信仰。即便他们享受不了世俗中更好的物质条件,即使他们很多时候不被理解,即使最后可能他们要忍受疾病的摧残,他们的信仰都坚定不移——
拥有知识,会让下一代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看不到的精神财富,它会随着孩子们走过他们短短的几十载人生,将来它会给他们带去什么,会是下一篇又一篇属于他们的科幻故事。
科幻,让幻想符合科学规律,让人类思想冲破地球,冲向宇宙; 科幻有的时候就是对未来的预言吧,不是么?
中学时代没把物理学透彻,但这份存在于外太空的幻想,我依旧不想让它泯灭。并且我会更努力地吸收知识,让它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庞大。
比如,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