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十讲(赞赏出版)》读后感800字
《新媒体十讲》拾贝
这是中信出版社出的一本书。
媒体业现状
- 传统媒体凛冬将至
- 门户网站日薄西山
巨流媒体
以低单位成本获取大规模流量
- 理科生路线——技术、功能、体验
- 文科生路线——口媒(超大规模流量,内容通过谣言、传言、讨论、废话、无实际信息量的传递比如转发和点赞所创造)
细流媒体的三种价值
- 信息价值(最为基础的价值)
- 信任价值
- 审美价值
黎万强《参与感》总结小米
- 策略变化
以前是竞品思维,现在是产品思维;以前是劈开大脑,现在是潜入脑海。
- 口碑传播动力系统(“口碑的铁三角”)
发动机——产品;加速器——社会化媒体;关系链——用户关系
- 参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新公关的三种场景
- 重大、社会现象级,面对全社会公众——《老子》
往往:姿态比内容重要,立场比是非重要(存疑),道德比法律重要(不厚道/居心不良/出发点是好的),身份比事实重要等。
舆情链条:官员(公务员、专家)——富豪名人——金领高管——(分水岭)——普通白领——草根、白领、蓝领——弱势群体(越前面越被动,如差了两三环往往舆情一边倒)
- 面对行业相关者——《韩非子》
让他们相信你会成功,把情怀、节操、浪漫留给社会公众
- 面对(潜在)消费者/用户——《孟子》
核心诉求是价值
去中心化、去中介化
日本幕府统治末期,在欧美黑船的冲击之下,德川家康一统江山几百年后的稳定局面即将结束,一切开始瓦解。武士一向是九州、萨摩、土佐等藩府的忠诚家臣,但是像坂本龙马这样的先知先觉者,开始冒着生命危险“脱藩”,这种去中介化之举,当然不容于当时的传统规则、职业道德。
到时候大家就会发现,砸掉一个旧碗,变出一口新锅,那些率先“脱藩”、被旧人指责的人,或许会变成“义士”;那些恪守规则的好同志,转眼变成了“顽固派”。虽然颇具讽刺,但历史的逻辑往往如此,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定位:高频强需求(要有饥饿的用户)
极致细分:瞄得再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