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VS中国: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读后感2900字
放在书架半年多的书,本来要清理书架,还是翻阅目录看了看,简单的阅读留了下来。关于日本和中国,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很好的阐释两国的关系和比较。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让历史蒙蔽我们的眼睛盲目排外,爱与恨,两个字,真真切!简单的摘录几个感受比较深的点:
1.中国废弃科举制度多年,学童们的名次观念却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愈来愈强了……
我们学习的是排名和计算,而日本和美国学习的是知识和如何消融。
2.日本女性对男性存款要求不高,40%左右的女性只希望男友有年收入一半的存款就可以了。这是建立在平均收入比中国高十多倍、婚宴婚礼开销与中国相差不大的基础上的。最重要的是,即便在30-39岁事业稳定的群体中,租房的比例仍然很大。日本女性在爱情方面,就有了比金钱之外更重要的追求了。
3.我们存在种“阿Q精神”,纵向的比较,好比是井底之蛙,永远就这么点能耐和空间。而以强比弱也是种自欺欺人。
》和经济比我们发达的比,我们就爱把灿烂悠久的文明和历史摆出来;和经济比我们落后的比,我们就爱把GDP统计数字和近年来牺牲环境、牺牲一部分劳动力公平收入的“经济成果”拿出来显摆……
4.我们民族性格中内敛而严肃的成分过多、却又缺乏日本那种一丝不苟、事无巨细、一条胡同走到底的较真精神
>> 中国人给世界人民的整体的印象,极像江浙和粤闽地区的民众留给全体中国人民的印象:生意拿手、脑子灵活、吃苦耐劳,却在表达形式上单一、羞涩、怯懦、单调、甚至干脆沉默……
5.日本有很强的忧患意识观念
>> 很多日本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每到一地的宾馆酒店,进入房间后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查看门背后的逃生地图、然后拉开床头柜的抽屉看看手电筒放在哪里。
6.我们常说路长在嘴上,感觉这是最快速的查路方法。而日本人这种不轻易麻烦别人的特点也充分培养了他们自立的性格
>> 但是,日本人不这么看,在他们的概念里,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难题,绝对不会轻易找别人帮忙。于是,日本人找地图的能力、辨别方向的能力很强,日本的商业网点、在其海报和名片上标明指示图的意识很强,延伸到汽车用卫星导航仪,最精细最人性化的,也属于日本企业开发的产品,因为,日本人一般不轻易问路。
7.日本人吸收外来文化能力之强~过河拆桥
>> 母螳螂的习性大家都知道,在交配季节,她贪婪地吸引雄螳螂前去交尾、贪婪地吸收着雄螳螂的精子;但一旦交配任务完成,母螳螂经常会反咬一口、把雄螳螂吃掉,这是因为她要让即将出生的小螳螂获得更多更好的营养,牺牲父亲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原生态 简约化(不是简单粗暴),日本式的吸收消化,和螳螂有异曲同工之妙。
8.日本人对道歉和责任的理解
>> 包括SUMIMASEN在内,日本人对道歉的理解是:不管遇到什么不满和责难,首先表达自己的谦恭和对对方不满以及责难情绪的了解。
9.日本人道歉的真实想法
>> 由此,我们看到日本这种“异文化”是多么独特。面对责任,其核心习惯是:
1.对方发怒了问责了,表示不管怎样,我们的行为和举动惹对方生气,这就是给对方添麻烦了,我们要表示我们知晓的态度。这时候的“对不起”,仅仅是针对“惹对方生气”这件事本身。
2.接下去,我们要研究、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去追究为什么会惹对方生气。
3.最终,我们认为对方生气的原因是这样的……
10.日本料理并非健康和品位的代名词
欧洲的日本料理餐厅也是很难吃到正宗的日本材料,大多是东南亚进口。一是日本进口价格昂贵,二是日本水产品很少注册欧洲出口贸易,欧洲对进口食物检查十分严格。
11.中国政府根本没开放日本和美国的牛肉进口,所以市场所有噱头都是假的,再者即使是真进口的,没准是国人带过去旧瓶换新装。加上日本出口关卡不严,质量不一定能保证。所以买东西吃东西还真不能图它的进口标签。
12.日本人长寿秘诀总结以下:
*饮食 我认为主要是不暴饮暴食、嗜好绿茶、口味清淡,烹调少用油、煎炸食物少吃、多吃鱼等。
*注意个人卫生,多淋浴,放松身心。
*喜欢步行,即便大城市,很少使用汽车。
*不服老的精神。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达60岁的人还是很多。这种不服老心态很重要。
13.受过重金属污染的海鲜影响男性生殖系统的分泌,不宜多吃。
14.近几十年来,日本年轻人就业率降低,更多人想拥有终身雇佣的单位让自己稳定。房子作为生活中最大的开支,29岁前拥有房子的仅占5%左右,到了三四十岁比例才大幅度提高。胶囊宾馆应运而生。
15.日本的城乡差距特别小,在农村人手一辆汽车,生活便利,四通八达,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就业几率高,而“京漂族”的选择更在于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即使遇挫,至少还有返乡的退路。相比中国,很多一般“北上广漂族”不仅追求自我理想,还想要摆脱更多的贫困,可惜,很多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在大城市里也混不下去,回到老家丧失农作能力也更混不下去。
16.在环保观念方面,我们已经在起跑线上输了好几代人,日本早在幼儿园就开始灌输垃圾分类。而对于养狗,我们作为家长不敢轻易让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因为草地是狗狗的便便最佳场所,而日本的养狗法律制度非常严苛,除了证件登记还要起到“抚养”义务,费用相当昂贵,当然外出遛狗和狗狗便便处理都是非常细致。谈到马桶,真的很讨厌马桶上男人刚尿过的痕迹,而德国人为了方便妇女,很多公共场所都不分男女,男生跟女生一样都坐着尿尿了。啊……画面感有点强
17.最强的垃圾分类制度
看到垃圾分类表格我也是惊呆了,饮料瓶和饮料盖子要分开,垃圾回收时间限制等等,真的是扔东西比买东西累!不过就是这种严苛的又形成条文的垃圾分类,日本人都能做到有条不紊,为资源的回收和环境的清洁做出的贡献实在很大,值得学习!
18.水到渠成的“文化渗透”
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表示,孔子学院无意输出中国价值观,因为那种做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不同。孔子学院只想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友谊。我们尊重和而不同。
19.日本的“观光立国”很有底气
除了二战时期的武士道,日本人似乎从来没刻意强调或宣传过一种精神。维系他们行为规范的,是一种自发和自觉,应该说是潜移默化的准则。规则,当被法律化,以法以德都是不能很好服人督促人,而当成为社会一种自发行为后,即使没有什么来约束,大家也都是默默遵守,自然而然的东西,心里压根不觉得什么。
20.日本餐饮店面对中国游客总结出:避免生、冷、少。
>> 日本餐饮界在接待中国团队观光客的时候,得出以下经典总结:除了生鱼片和寿司等传统典型的日本料理,菜肴一定要烧透,上桌时一定要热气腾腾;杂烩饭,熬点、切面,什锦火锅等适合各种地方的团队;中国人还普遍喜欢汤面,而日本很多品种的汤面都用大碗盛放,量大、料足、高汤熬制、油水偏重,再适当多加些香辛料,非常适合中国人口味……
21.日本服务行业细致周到,不以财富权势区分人,顾客就是绝对至上的上帝。
22.日本“Fast Fashion”(快时尚)运作模式领先,其中四个因素最为关键:新、流行、稀缺和低价。优衣库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手段。现在年轻人更要求随时变化的、舍我其谁的个性化的东西,价格贵但一成不变的玩意,反而显得你老土……而仓储式可自由选购的国民服装在经济出现问题时优势尽现。人们对日常服装消费量而优衣库的服装多为基本款式、适合百搭,价位低,适合广大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