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埃莱娜·费兰特

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莉拉在结婚当天发现婚姻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成了街区的首位大学生,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出版了首本小说。我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我的天才女友 & 新名字的故事

看第一部的时候,有点儿冗余,大量笔墨用来描述背景和两位主人公的童年时代。

当然这是整个四部曲的背景刚需,我在读第二部的时候才逐渐体会到这一点。

女孩之间的友谊往往不是绝对平和的,关系好的女孩之间一定有某一特定磁场。

本书就讲述了两个女孩互相追逐,融合,保持了一段长达一生的友谊关系的故事。

莉拉,是一个锋利的,有力量的,有魅力的女性,她长得好看,有商业头脑,有创意天赋,可惜生的家庭不如意,小学之后就没在读书,混迹于社会圈,早早结婚嫁人,被家暴,婚外情,逃离,等等。是一个比较有反叛理念的存在。

埃莱娜,自卑,活在别人阴影之下,学习优异,一度迷失自我的存在。

从小,埃莱娜受到莉拉的影响,所有的事都听莉拉的。后来,“她不在我身边,短暂的犹豫之后,我决定像她一样行事。或者说,让她取代我的位子,替我做决定。”

读了前两部有四个想法,一是不管异性同性,太在乎别人真的会比较辛苦。但我们活在群体中,哪里又避的开。

二是叫人无措的脱离感。离开一个环境很久,确实会很难再融入,莉拉不在读书了,埃莱娜的那些学校的经历她不再有参与感,埃莱娜远离家乡了,莉拉的那些事情她也不会有参与感。

每个人最适合的环境大概就是当下了。

三是做人太锋利,就会划破别人。莉拉的锋利时常伤害到埃莱娜,就算埃莱娜内心很钦慕她,也会心生恶意在莉拉困难的时候不给予援手。

四是随时保持学习,不懂的太多就会很不安。思维模式很重要,掌握了学习的思维,不论什么微小的事情都可以做的很杰出。

“我和她一起不停地制造一些形状,然后改变那些形状,又重新开始。我渴望拥抱她,亲吻她,告诉她:莉拉,从现在开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失去彼此。”

未完待续

摘录

伤害是一种疾病,从小我就想象有一种很微小的动物,肉眼几乎看不见,会在夜晚来到我们的住宅区…这些细微的虫子,会让我们的母亲、祖母像恶狗一样易怒。她们比男人更容易感染这种病,男人不断发火,最后他们会平息下来,但是女人呢,她们表面上很安静,心平气和,但她们会愤怒到底,停不下来。

通常我们和她一起走,并不是因为喜欢她,而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她,接触到她哥哥尼诺。

钱应该周转起来,开始是一个地下室,几代人下来,可能会走得很远。

我把我从学校学到的修辞技艺运用到了这里,办法就是:每一次当你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时,你要在前言部分长篇大论,要用一种非常确信的声音分析问题,就好像自己知道结论一样。

我们通过自己发明的工具来驯服自然,现在我们的工具变得比自然更加可怕

“你读了费德里科·查波德吗?”我提到了这个名字,因为他就是那本关于国家概念的书的作者,我才看了几页。我对他的了解只有这些,但在学校里,我学到了如何让人相信我懂得很多。“你读了费德里科·查波德吗?”这是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尼诺唯一表示出不赞同的地方。

进行符号的交流,就是为了证实我们漫长的友谊是有基础的,是对情欲的一种文雅的掩饰。

小孩子不懂“昨天”的意思,也不懂“前天”和“明天”,所有一切都在“当下”:街道在这里,大门在那里;这些是楼梯;这是妈妈,那是爸爸;这是白天,那是夜晚。

这个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生死未定,都充满了风险,那些不接受风险的人,那些不了解命运的人,在角落里日渐衰落。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我大概是个总能从文学作品里看到自己影子的人

埃莱娜是懦弱人设,也是个局外人。她太清醒了,又太不清醒。既有对世物的鄙视唾弃迂回逃离,又毫无反抗,冷眼旁观,仿佛置身事外。默默爱了很久的人只眼睁睁看其堕落,被渣男玩弄也仍可原谅,和不爱的人也不知怎么就在了一起。好像事情总是顺水推舟,已成定数,只能任其发生。

“突然间我们就好像置身于事外,看着我们自己和男人的关系陷入麻烦,我们停在门口扮演女性的角色”

自负和自卑来回纠缠,无法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小城市里出来的孩子,深有感触。痛恨一个城市,因为它仇恨肮脏愚昧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终于跳脱这个牢笼却发现无法摆脱根植的印记,最后变成天堂地狱间徘徊的游魂,在出生地被唾弃,在扎根地奋力挣扎,无处藏身,终究一辈子不得安稳。

有时候我们也怀疑,我们怎么能不爱这里了呢,养育了自己,教育了自己,塑造了自己的原点。但因为太过清醒了。我们的身体不反抗,但我们的意志在反抗。反抗自己组成部分中那个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自己,这部分自己就是家的成像。

“我不能追随那些真实的感情,我无法使自己打破陈规旧矩,我没有莉拉那么强烈的情感,她可以不顾一切去享受那一天一夜。我总是落在后面,总是在等待,而她总是去主动获取她想要的东西,让她充满激情的东西,她总是竭尽所能,根本就不害怕别人的鄙视、讥笑和唾骂,也不害怕挨打。”

也许莉娜是另一个我,是我心中所有邪恶的化身,说出我所有不敢说出口的话,完成所有我畏缩不前的决定和举动,是碾碎我良知抢走我全部勇气变成我既讨厌又羡慕的那部分我。也许是平行世界里的自己,若是当初这样了或没有那样会是怎样。所以痛恨,所以逃离,所以崇拜,所以羡慕,所以自责。

两个人的友谊真的很奇怪,但又如此真实。拉着你直面小时候的自己。那时,我们都是耀眼朋友身边的渺小影子,我们还不会隐藏自己的缺点,因此彼此熟知内心的坏心思。宇宙中心莉娜,曾一度让人十分讨厌,需要你的时候哄着你,你不帮忙的时候好像就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我爱他,但我更爱你”都是屁话,都是因为还没遇见可以为其放弃一切的男人,等遇到了真爱,谁还记得什么友情。

与其说是在知识学历中挣扎,不如说是在阶层中挣扎。埃莱娜挣扎成功了,成为大学生,和一个大学教授订婚。

“虽然他和安东尼奥之间隔着整个图书馆,但是他们很像。”

像么?埃莱娜说,我差一点嫁给一个修车厂的工人,或许也会谋一份文具店或是加油站的职。但现在她和一个大学教授订了婚,出版了自己的小说,认识了更大的世界。或许他们很像吧。尊重她,把所有都给她。不同的是隔了整个图书馆,这也许就是隔了多少个阶层的差别。

最后我发现竟是因为我成为了莉娜的替代品,代替她上了初高中大学,进入上层阶级。而她尽管曾经选择了最优解,嫁入豪门,还是被自己精心毁灭。最可怕,是我们失去了自己,自以为活在幸福中。生活太过无情,时间会把身边人的丑陋麻木健忘一一揭露,没人会记得你曾经的美丽慷慨友善。尤其是永远刻薄不服输的莉娜。莉娜枯瘦了憔悴了苍老了可她才是莉娜。尼诺是爱情是求知的渴望点醒了莉娜,也激励了埃莱娜。

她们如此相似又如此背道而驰的因就是命运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52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百单八将,个个有神威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相信阅读过本著作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吆喝起来。三更梦,四海…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217
  • 观《死亡诗社》有感1000字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 一个号称地狱的迎来了一位新来的英语――基丁。 这个新来的英语老师的嘴角总是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智慧…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16
  • 一部《论语》学做人——《论语》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9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其中不少…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2
  • 《艺术通史:文艺复兴以前的艺术》读后感_800字

    《艺术通史:文艺复兴以前的艺术》读后感800字 对艺术的天然亲近大概跟老爸学美术出身有关,自己也学过五年素描,可惜后来因为不走艺考路,荒废了持续练习。有相当长的几年时间里,感觉自己…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24
  • 《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900字

    抓住机会,笑脸常开―观《十五岁的笑脸》有感 今天组织了我们九年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电影《十五岁的笑脸》。我看了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感觉肚里有块大石头,感到很压抑,它使我这个班的孩…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28
  • 《隐忍的老虎:司马懿》读后感_800字

    《隐忍的老虎:司马懿》读后感800字 看的时候总是能想起军师联盟,虽然军师联盟现在还没放下部。看完整本觉得司马懿真的是挺狠,尤其是对付张郃那段,也确实能忍耐,曹操时期就入仕的人,直…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1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