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叹息》读后感1800字
坦诚说,在我看的书中,在我所了解到的那么多书的主人公当中,从未见过像江藤圆这样的人,一直活在自我纠结和猜疑中,想做什么不敢做,想说什么不敢说,明明话到了嘴边却硬生生给吞了回去,明明很想做一件事情却瞻前顾后,这该活的有多累啊!
直到弟弟风太的到来,虽说未给她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但至少增添了那么一丝亮丽的色彩,并且,他一直在试图去鼓励江藤圆敢于踏出第一步,也确实对她的生活略有影响。
文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风太每天为姐姐江藤圆记日记的篇章。看似是流水账,我倒更倾向于把之形容为对过往生活的祭奠。
这让我想到,我们日复一日在自己既定的航向上前进,过一天少一天,是否早已被这平淡无奇而又波澜不惊的生活常态给麻痹了亦未可知,是否要已没有了当初对未来满怀激情的畅想,是否在进行着上述主人公的自我逃避。
尽管在我看来,江藤圆的生活常态可能算是一种自我封闭,而且,说心里话,我真的不敢苟同她的生活方式。可是,从另一角度来说,我又怎能说这不是她一个人的选择,应该说她代表了社会中的一类群体。
如果你说某个人活的累,最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自己并不觉得,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遭糕,另一种情况就是他确实感觉自己活的很累但却不去做出改变。
人生旅途中,有人选择到喧嚣的世界中去尽情的释放自己,有人选择和三五好友喝酒玩耍,有人却喜欢独坐一隅看书品诗喝茶赏花,也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且不论你是独自一人,还是众人集聚,这倒不那么重要。我想表达的一个疑问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否是被迫的、违心的、无奈的?
于我来说,最喜欢随心而为,就比如说现在在写的这篇小感,真的是兴致来了,那就写呗,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也没有那么多纠结。不在乎写的好坏,也不在乎有多少人看,更不会刻意迎合别人的喜好去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并且,事先我并没打算写,再加上我是在中午的时候偶然看到的这本青山七惠的书,所以一切都是随心随意的,没有一丝刻意而为之的感觉。
另外,昨天晚上在和老师吃完饭走出餐馆的时候,耳边响起了熟悉的音乐旋律,因为我事先听过,但不知道是什么歌,而最重要的是,我又非常想知道这首歌的歌名。
于是,没有纠结,没有犹豫,就那样跑到旁边的凉饮店问了一下店里的员工,他听到我问的问题时,真是感到有点吃惊,不过,很快就告诉了我,然后真诚的说声谢谢,就走了。
在我身上,类似的事情多如牛毛,很多时候,我素来做事就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太讨厌勉强自己,更不必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了。
对于不想做的事情我会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特殊情况除外。但对于想做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去做,想知道的歌名就立即去问,想吃的饭就去吃,想去旅行就去旅行,很少存在这些纠结的情况。
应该说,我始终清醒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目标感很强,不在无谓的事情上纠结,一切以心中的原则和价值观为准绳,才是我的style。
所以,看这本书看的我真是有点憋屈,倒不是这本书写的不好,而是书里主人公的犹犹豫豫让我真的是无语。
连邀请绿来家中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要考虑半天,我是真想不通,这有什么可纠结的啊!与其在这胡思乱想,不如痛快的去做。
当然,我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是去吐槽女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我是想说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有那么多值得去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宝贵时光浪费在这些小事上苦苦纠结,真的不值得。与其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直接去做来得痛快,就算结果不好,也无悔了。
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什么事情还没做就担心这担心那,结果白白错过了,这不是很遗憾和可惜吗?其实,我们也会发现,真的去做了,结果并非那么不可预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大有人在。
因此,与其畏首畏尾,不如大胆迈出那一步。与其自我逃避,不如勇敢的坦露心胸。与其自我折磨,不如放下,重新开始。
有些事情,真的没有那么难,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给自己一个舞台,给自己一个机会,听听内心的声音,不纠结不躲闪,不在乎身边的人和外界怎么看,就做一次真正的自己。
最后,把我最爱的汪国真的那首《热爱生命》送给大家!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018年5月5日16:37曦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