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自述: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_1100字

《北野武自述: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读后感1100字

首先,这不是书评,是由此书产生的一些关于自己的随想
像是跟北野武喝着他爱的红酒,畅聊了6个多小时,挺痛快。没有家族背景,没有家长式的安排,庶民出生的北野武凭得是对文化的叛逆反思、好奇心和热爱拿到了如日中天的成就
北野武说他拒绝无聊的人生,于是他谦逊、跋扈、张牙舞爪。我也说我拒绝无聊的人生,然而妥协、装傻、似是而非。如此,我便必然不会成为一个牛逼的人,回过头来又以平凡知足自慰
这事儿可以从自己身上一天天多起来的肥肉说起,还有些近日像是戏谑似的琐事,好像近几年,不自觉地就刻意模糊了许多未成的心愿。不甘心,于是默默把这些都记在自己的账本上,一条条,一目目,清清楚楚
每次用\上帝\视角俯瞰自己一手打造的目前的人生,就生出一丝焦虑,即便自己再三强调“知足常乐”这个麻痹误人的词儿,也还是如此,这种焦虑并没什么时髦的意图。已经很幸福,为啥还不知足?因为我的确是失去了对自己一大部分人生走向的把握:还有太多事儿想干
这种隐隐的焦虑感又一次在从上海飞回深圳的航班上提醒自己,就像上次从深圳飞昆明时那股突如其来的沸腾热血一样。两个小时的飞行,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心绞痛。好像只有拥挤的经济舱,遇上些不打紧的气流颠簸,才能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欲望”的存在
我并不惧他人的目光,这是近些年自己也很满意的内心的成长,但我依然怕自己的目光。耳顺之年的我将会如何看待自己这几年恍惚的光景?能否像北野武这样对自己这一辈子的精彩侃侃而谈?我深深的清楚,我所有的呈现表明了我的态度,而态度才是人存在的最大意义和价值。自己微信页面的签名便是“知行合一,self-making”,而自己现在却又是那么的矛盾:厌恶无聊,而却越来越擅长忍受无聊,厌恶肥胖,而却越来越允许自己日渐体宽,厌恶插科打诨,而却用越来越擅长用调侃来显得自己“接地气儿”……
正如吴琦所说:“吊诡的是,一方面我们看到戏谑、放纵、娱乐性前所未有的释放出来(带来的喜悦),另一方面,道德、审美判断上的无所适从,又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和虚无感”
有一部分人是真正聪明的,却为了眼下自私的目的,对所有人都丢了体验,包括自己,对所有事儿都放松了警觉,包括自己的生活。不看、不知道,是最简单的逃避方式,“我没看见”、“我不知道”,谁又能拿自己怎样?看不到地铁里站着的孕妇;看不到飞机上开着的手机;不知道健身的好处;不知道旅行的意义;不知道阅读的美好……于是转眼就到了三十,只能凭着这些攒下来的“麻痹”悻悻而立。“我假装看不到、不知道的到底是什么?”
“在头疼和焦虑的时刻,生活浑噩地渗漏而光”
我焦虑的是,我就这样,误了自己的一生,负了我最爱的自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5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读后感400字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读后感400字: 这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他讲了中国是如何从穷变富的,这里面的方法是什么。读完后,我很有感触。 第一点是,方向比努力重要。沿着错误的方向,越努力…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5
  • 《演出》读后感_1700字

    《演出》读后感1700字 《演出》是我继《淑女之家》、《百合花房密语》之后读的鬼马星的第三部作品。不得不令我佩服的是她很擅长以亲情去剖析人性。亲人之间本该相亲相爱,如果连世上最亲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101
  • 《爱哭鬼小隼》读后感800字

    爱哭的人也很幸运 ――读《爱哭鬼小隼》有感 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自己,就在《爱哭鬼小隼》里。 小隼平时倒也开开心心,精神抖擞的,可是一旦因为什么事,心里倏地一阵触动,眼泪就再也…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117
  •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高中

    【第1篇】 孩童眼中的人间冷暖――读《城南旧事》有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可能就是城南旧事留给我的最后印象了吧。这本书在我阅读过后,便一直被束之高阁,其中没有唯美…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03
  • 平凡的活着——《活着》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活着——《活着》读后感1000字:为什么我会被平凡感动? 很久之前就听过《活着》这本小说,一直没有去看,也说不出自己不去看的理由。网点实习的时候,杨怡说要和我拼单,她想看《断…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6
  •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300字

    【第1篇】  你读过黄蓓佳的《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吗?非常不错的,它是一部反映当代学生学习与生活面貌的长篇小说,不仅能让少年儿童产生共鸣,还能让家长和受到某种启迪。 刚打开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