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全集)》读后感1000字
初读此书时由于时间不够充裕只能泛读一遍,事隔经年,重新拾起,在读此书之前复制一段之前给书友的评论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你阅读本书之前提俩点建议,希望有助于你更全面的吸收本书精华。
首先,大秦帝国属于历史小说类,本书属于历史学研究类,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文学修饰艺术加工,依托浪漫主义史学观点“用情感来概括历史,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而成书。这是一种狭隘、简单的历史观,但作为小说,与研究类书籍相比让读者摆脱了枯燥的数据和与复杂的理论。从而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史诗,而你将要读的是一本历史学研究类书籍,阅读体验必然不如大秦帝国那样酣畅淋漓(说实话,大秦帝国这本书对人物刻画简直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看哭了我好多次)但这本书的即使哲学与史实研究价值不可估量,读完之后会为你树立更为科学的历史观。
首先第一点,读本书之前要明白作者的历史观和史实研究方法是什么?这样你会对本书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主要继承了当代西方史学的法国年鉴学派的方法论和文化形态历史哲学。提倡“总体史学即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生活各个方面,而不是狭隘的“政治军事史,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费正清的格局就比某些批判他的学者高出不少!反对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着重“研究社会底层力量,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底层的普通大众,这一点与《大秦帝国》、以及我们中国的传统史学是截然不同的,而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想起了高中政治讲得马克思主义)。这种史学观点现在为国际认同,也是我个人极为推崇的历史哲学!反对迷信传统史料,而是应用自然科学去作为根据。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以及当代西方比较史学等等。
第二点:在简单了解了第一点的基础上你需要去上网百度“ 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及演变概貌对西方史学有一个认识(大概花10几分钟的时间对历史有一个认识),然后比较作者用的历史观是否落了下乘,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着某些评论家去认识这本书,重点提出《剑桥中国晚清史》这部分,国内历史学者以及这本书的读者经常认为费正清的观点是“狭隘的欧洲中心论,在读到这部分时候,希望你抛弃民族和国家的偏见,而有更清醒的认识!
最后,希望坚持读完这本书的朋友,从此形成一套自己的历史哲学和辨别史实的方法论!不过切记有了自己的认识之后不要对传统历史故事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历史持偏见,因为那些东西起到的是教化人民的作用,而不是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