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读后感900字
既然是书评了,还是要给作者和主编的工作给个评价的:这本书不怎么样吧,文笔和内容都还是差不少火候的。不过,既然是“史书”,内容真实也还是具有一点点的可读性的。
另外更多的想提一提自己忍着“弃疗”的痛苦读完后的一丢丢感想:
之前就有提到过“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原意是:我们的主人公坐的位置(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他的思想。这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更精确的表述应是: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因为脑力是无限的,正如盗梦空间中所描述的那样,大脑所能进行的思考疆域是无止境的。对于曾经改变历史的巨人和我们身边的聪明朋友来说,更多的时候不是想不到一些ideas或aspects,而是无法放飞自己,随性而为,而最终成为社会现实,历史事实的更多的是主人公的行为。
而随着自己了解历史越来越多,一些历史细节和人物关系逐渐丰满清晰起来之后,更能明白历史是英雄所造就的,也是时代大势所趋,环境所决定的。其中各个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历史轨迹便应是不同的民族性和国民心理所决定的。武志红先生曾将中国的国民心理定义为巨婴,并认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步入儿童心理阶段。细细考究起来,其实是不妥的。每个个体都是具有差异性的,婴儿时期的西方国家和婴儿时期的中国是不同的,儿童时期的中国也更大可能的会长成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形态。就好比,同龄人的心理年龄是可以相差数岁之多。
人与人的关系心理对历史的贡献程度可参考我们坐在椅子上时,坐垫对我们坐椅子时的体验影响之大小。在二战中,希特勒与身边高级将领的关系,全体国民之间关系和全体国民的心理状态无疑决定了战争的必然发展走向。德国人的严谨和高效注定开始时德国的进攻有效性,法国的唾手可得,英国的隔海而不得,苏联的绝地反击都是深受后期决策者的“屁股”影响的。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的人物关系和国民性于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可对历史注解一二。
最后,期盼全体国民可发展出适合自身和适合“进化”之残酷竞争的国民心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