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读后感2300字
2017年10月24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
三万多字的报告,各种解读、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十九大报告将成为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纲领性文件,让我们学习、领会、思考、践行。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关键词的提法,让我想起了那些关于19、29、39的背后故事,所以,这是不一样的十九大报告解读。
十九、二十九、三十九
十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二十九周年,那一年是1978年。
三十九,1978年的39年之后,那一年是2017年。
1997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写入党章。
隔了20年。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站起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富起来。
29年以后,时间指向1978年,那一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实现伟大转折的盛会,是一个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的盛会,标志着一部分中国人民先富起来了。
强起来。
39年以后,时间指向2017年,那一年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历史性转折与历史性变革
1978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第二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年。
因为,那一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著名论断。
“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的领袖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叶永烈在《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中说:自此,人们习惯地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时期,称之为“新时期”。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所进行的艰难的工作,称之为“新长征”。如果说从遵义会议开始的是“毛泽东时代”,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是“邓小平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历史性的变革伴随着而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应运而生。
从现在起,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新时期、新长征到新时代、新征程,跨越了39年,这是8000万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结果。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同名书藉中提到,1978年邓小平在东北点了“一把火”,文中邓小平说“实事求是,首先要求我们弄清楚我们的国情。同志们,我请大家认真地想一想,现在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阶级斗争,还是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太低?我希望大家都来认真思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来个思想大解放,就找不到出路,我们就会被人民抛弃! ”
“应该承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矛盾是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我们对不起人民! ”
但是,直到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才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书中的总政宣传部副部长曲径,思想解放的比较慢,是书中比较典型的后进分子,却在书中第17章《香港棋局,深圳棋局》中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而十九大报告中,完全引用了这句话,让我不禁会心一笑。
这也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讲到的那样: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比如说,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
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但我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想法,也就是广东要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越性,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要先走一步。这是习仲勋的开放思路,这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不谋而合,这才有了南海边的一个圈,才有了经济特区。
特区的首次提法是在1937年,同年的11月至1938年1月间,陕甘宁边区被称为陕甘宁特区,而习仲勋曾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
39年之后,习仲勋的儿子习近平在报告中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历史就这样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在这里有了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