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型社群:互联网思维的本质》读后感900字
虽然作者是中欧商学院教授,还创建了酷6网并让其成为全球第一个在纳斯达克独立挂牌的视频网站,来头很大,但是阅读前面几章之后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本书比较主观,基本就是就着当时比较火的案例(小米)来套入自己的理论来分析,我本来是看一段心里就非常反抗并且自己举出反例辩证思考,但是看着看着,最后却改变了想法,觉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其实是作者引用佛经的一句话:当智者伸出手指指向月亮,愚者却朝着智者的手指望去。这本书其实只是手指头而已,作者只是分享他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主要论证的是,在互联网世界,产品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核心,第二就是社群,有了这两个甚至可以达到0营销费用、0渠道费用和0库存,其他企业不改革肯定就面临巨大危机。全书基本就是围绕小米的例子来讲,因为这是15年出版的书,所以放在今天,其实可以看到当初很多现象其实是非常昙花一现的。不过抛开具体的论断,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其实是关于社群的概念。
私以为,业绩=流量*转化*客单价,社群其实只是这个公式的其中一环,不过是流量成本比较低、转化率比较高的一环。但是一个产品要成功,肯定不能说看几本书说互联网思维就抛弃原来的做法,说社群就抛弃原来的渠道,个人认为还是要深入研究客户,研究客户的需求、购买心理、购买习惯和实际购买行为,再选择目标消费者所在的地方(流量),做能提升转化的广告或者活动。作者说:“互联网时代,人就是商业模式。”其实我想说,不管在哪个时代,人都是最重要的商业模式啊,只不过互联网让沟通成本大大降低,让人和人更加容易连接在一起了。在《定位》里面,品牌的做法是占据消费者的认知;在实际的日常销售中,销售员要有业绩通常第一步是要获取目标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做法无疑都是针对“人”和实际的销售环境而做出的。书里说的社群其实就是一群信任和喜爱品牌的粉丝,这个其实在工业社会也是存在的……比如最近在看的可口可乐粉,不过现在时代变化,可以更简单把这群人凝聚在一起,然后就可以更加深度挖掘他们的价值啦。综上所述,时代在变,但是人性是不变的,如何在变化中找到不变,再反倒推这些不变如何应用在现在变化的年代,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迷失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