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汪伦》赠别唐诗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2)

桃花潭水深千尺(3)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时李白在泾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汪伦:安徽省泾县农人。《李太白集》宋杨齐贤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2)踏歌: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咏方式,数人连手,一边走一边唱,踏地为节拍。

(3)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水东镇附近,深不可测。

【赏析心得】

这首赠别小诗传诵至今,为人激赏,是有其道理的。第一,打破常规,直呼其姓名,看似径直无味,实则干脆明白,没有转弯抹角,给人留下新鲜而深刻的印象。因为赠别诗写得好不好,取决于本身诗文的表达艺术水平的高低。第二,采用比物代替比喻的手法,无形的情谊给人一个客观而生动的衡量。第三,送别时只闻其歌不见其人。人呼之欲出却未出。这种含蓄的送别方式与直呼姓名的手法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诗人已经上船,轻舟欲发,忽然听到岸上一群人踏歌而来,由远及近,歌声日渐清晰。他知道,这是泾县新结识的朋友汪伦,带着桃花潭的村人来送行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感情本来就丰富的诗人,这时更是情不自禁,激动无比,他一时想不到用什么来形容汪伦他们的深情厚谊,灵机一动,就地取“材”,就用本地深不可测的桃花潭来比量吧。潭水“深千尺”,不及送别情。“不及”,其妙无比,潭水千尺,有量;别情无形、无量。就这“不及”一转换,人们就清楚,汪伦送别李白之情意,比桃花潭千尺水还要深,自然逼真,说得明白。

被送之人李白,送行人汪伦,皆直呼姓名,打破古代转弯抹角的遮遮掩掩,别开生面。唐人诗中,还有“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都因此直呼姓名,写出的诗歌皆脍炙人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9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水仙子(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8
  • 文言文山市翻译

    文言文山市翻译   初一文言文翻译:《山市》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卷十三・杂著三

          【子产不毁乡校颂】   (《左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l…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6
  • 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念奴娇·赋雨岩   宋代:辛弃疾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郭。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1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