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横江词六首选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

人道横江好(2),侬道横江恶(3)。

一风三日吹倒山(4),白浪高于瓦官阁(5)。

【注释】

(1)此诗有人有选本认为是李白青年时的作品。较为权威的詹锳先生,就认为是李白出蜀时所作。但《李白在安徽》的作者却认为,是“天宝十四年(755),诗人由泾县三游当涂作”。笔者倾向于李白老年时所作,因为从内容、语调及其晚年其他作品的连贯性来看,晚年时作的可能性较大。横江:即横向江浦,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南二十六里,位于长江西北岸,与东南岸的牛渚矶隔岸相望,交通要津,形势险要。

(2)道:说。

(3)侬:吴语,“我”。

(4)一风三日:大风连吹三天。“一风三日吹倒山”,也作“猛风吹倒天门山”。

(5)瓦官阁:即瓦官寺阁,又名升元阁,在江宁(今南京)城外,阁为南朝梁所建,高二百四十尺,南唐时犹存。唐代以前,长江水逼迫“石头城”,故李白诗“白浪高于瓦官阁”。瓦官:为制砖瓦工场的管理官员。犹古代的锺官、锦官等。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带点南朝乐府民歌风格,富有地方色彩的吴声小诗。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诗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对横江说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纯作口语,活泼自然。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其实,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但又都不全面客观。站在横江浦上,风平浪静,江景诱人,自然是“人道横江好”。但当你遇到三日大风,浪高流急,欲渡不能,隔江千里,你就要大骂横江可恶了。“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这不,当大风连刮三天,连那险峻的天门山都要吹倒,白浪滔天,高过那高达二十四丈的瓦官阁,到那时,还会说它好吗?一生多经大风险浪的诗人,自然站到“横江恶”这一派了。

(二)

横江西望阻西秦(1),汉水东连扬子津(2)。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3)。

【注释】

(1)西秦:指京城长安一带(今陕西地区)。

(2)汉水:即汉江,源出陕西宁强县北部潘冢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汉口汇入长江,为长江最长支流。扬子津:长江东流至扬州,为扬子江,入于东海。扬子津,又称扬子桥,在真州扬子县(今江苏省扬州市)南。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与扬子桥为对岸,古时皆为长江重要渡口。唐时由江浙入关,赴长安,取道长江,上溯至汉水,由武关入秦。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

(3)峭帆人:船夫。

【赏析心得】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由前二首的横江难渡,点明了“横江欲渡风波恶”(《横江词》第二篇:“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阻断了作者到京城长安的仕宦之路。因为汉水入长江,而扬子津又是长江下游扬子江的重要渡口。反过来,逆水行舟,就是进入长安之路。“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守在渡口的旅人,看到白浪滔天,排山倒海,知道急也没用,只有耐心地等待。狂风不息,船不能走,倒是急坏了船老大,他们一家老小都在等着船工赚钱糊口度日呢。

(三)

海神来过恶风回(1),浪打天门石壁开(2)。

浙江八月何如此(3)?涛似连山喷雪来(4)。

【注释】

(1)回:旋转。

(2)天门:即天门山,在太平州当涂县(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三十里,又名蛾眉。天门山包括当涂县和和县的东西两山(东曰博望,西曰梁山),夹江对峙,形成“天门”。

(3)“浙江”句:天门浪涛与浙江八月海潮相比如何?浙江八月潮:《水经注·渐江水》:“钱塘……县东有定、包诸山,皆西临浙江。水流于两山之间,江川急濬,兼涛水昼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余。”

(4)连山: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像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

【赏析心得】

这首小诗,突出描写天门山下,长江波涛滚滚东流,恶风海潮劈开石门,汹涌澎湃,连山喷雪,两水相遇、一场恶斗,其势可与浙江八月钱塘潮相媲壮。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潮从长江口涌入,要过浔阳,其势汹汹。但中途却被横亘于当涂与和县之间的天门山拦腰挡住。海神怒不可遏,兴风作浪。于是,大风狂起,天旋地转,浪击天门,劈开石门,硬是将天门山劈成两半,中间闯出长江水道。从此,天门山便分成两半,东为博望,西为梁山,两山夹江对峙,相对成“天门”。“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人人都说浙江八月钱塘海潮汹涌澎湃,为天下奇观。殊不知,天门山下,江水与潮水相争,更是变化莫测,气象万千!滚滚长江东流水被天门挡住,被迫北折而下。从长江入海口,涨潮涌来的涛水,溯江而上,一路狂奔,从东而来,折南而上。两水就在狭窄的天门山下相遇。若是平时风和日丽,倒也没什么,但遇到海上风暴发生,那一场恶斗就势不可免。东来南上的涛水被西来北下的江水阻挡,一浪高过一浪,像山峰迭起,一山紧连一山。潮流阻击江水,江水强行北流,只见波涛汹涌,浪花翻滚,江面卷起白雪千万堆。海潮迭起,略占势头,所以人们就看到,北上的涛水连山喷雪而来,而北下的江水却被淹没其中。

诗人独具慧眼,以其神来之笔,写出了“涛似连山喷雪来”的天门奇观,浙江八月钱塘大潮与之相比,反而是“小巫见大巫”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全诗翻译赏析

    《入朝洛堤步月》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4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知识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知识点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4
  •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景佺,冀州武邑人。性严正,举明经中第,累迁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徙州司马,诏未下,欲即视事,先笞责吏以示威。景佺谓曰:“公虽受命为司马,州未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古诗《春游曲》翻译赏析

      春游曲 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译文一:   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整个园子里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91
  • 反裘负刍

      【文言文】   魏文侯出游,道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8
  • 《张仪受辱》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