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筹边楼》原文、注释和鉴赏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2)

诸将莫贪羌族马(3),最高层处见边头。

 

【注释】

(1)筹边楼:在四川成都西,为唐李德裕建。《新唐书·李德裕传》云此楼:“按南道山川险要与蛮相入者图之左,西道与吐蕃接者图之右,其部落众寡,馈餫远迩,曲折咸具。德裕日与习边事者筹划其上,凡虏之情伪尽知之。”即是四壁画边防山川险要地图,节度使经常和将领僚属在此研究边防方略。

(2)西川四十州:唐时西川剑南道共辖三十八州,“四十州”只是取其整数。

(3)诸将:唐时党项羌散居陇右及西川一带,边将有掠夺羌人牲畜致启衅端者,故戒之。《旧唐书·党项羌传》:“大和、开成之际,其藩镇统领无绪,恣其贪婪,不顾危亡,或强市其羊马,不酬其值,以是部落苦之,遂相率为盗。”

【赏析心得】

薛涛是唐代的女诗人。说到她,人们便自然会联想到与其有关的成都名胜古迹:西花潭、浣花溪、万里桥,碧鸡坊、枇杷巷、吟诗楼、薛涛井及松花彩笺(薛涛笺),等等。其实,这些大多是后人炒作,真正能反映这位女诗人思想境界和艺术才能的,《筹边楼》应是其代表作之一。

文宗太和四年(830)十月,李德裕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据史书记载,西川南临南诏(后称大理),西接吐蕃,乃边陲重地,当时正是多事之秋。李到任后,马不停蹄,召集军中老战士、少数民族人士及一切熟悉边疆事务的人,遍访山川、城邑、道路,绘成地图,在成都西居高点上,构建筹边楼。在楼的四壁画出西蜀四周山川险要地图,便利李同其将领僚属研究边防方略。由此可见,筹边楼是一座以军事为目的的建筑,对西川边防具有重要意义。李德裕入蜀不到三年,南阻南诏,西拒吐蕃,边防巩固,人民安居,生产发展,政绩卓著。

薛涛的《筹边楼》就作于李德裕建楼离蜀后这个时期,为文宗大和六年(832)左右,这时的女诗人已是年过古稀七十开外了。按照同代诗人王建所写:“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薛涛应是在枇杷巷里安度寂静的晚年,怎么还会有如此火热的一颗心,关心政治时事,注意边防安全,提笔挥就这首堪称“一代之雄”的绝句?

诗的开头极写楼的高峻,筹边楼挿入云霄,与飞鸟齐平。若在秋天,天旷气爽,登楼而上,从八面窗户朝外望去,周遭情景,尽收眼底。这样一座雄伟挺拔边防建筑,气势之“壮”,充分显示了西川首府形胜之地的气度和大唐安抚边防的坚强力度,完全可以保证西川三十八州的安定团结。

然而,诗人的眼光不仅停留在静止的建筑上,她比在筹边楼上看到的更远、更透。远的是,李帅走了,边境还能保证今日的安宁吗?诗人思路清晰、看透实质,边疆的根本安定,就是各族人民的和睦共处,就是说各民族的人心稳定作用,远远大于筹边楼。“诸将莫贪羌族马”,诗人犀利地点出,边境以往连续多事的根源,在于唐将的贪婪腐败。他们眼光短浅,图谋小利,往往酿成动乱大患。据《旧唐书·党项羌传》,羌族是居住在西川松州以北的党项羌族。该地区出产良马,以往边关将士强行勒索羌族人的马匹,无端寻衅,导致边疆骚乱之事屡有发生。最后一句“最高层处见边头”,是一语双关。筹边楼居高临下,登上最高一层,眺望边境,一目了然,既可发现边境前线的外来侵犯,也可监督大唐将士的不端行为。换句话说,真正的高大边楼、铜墙铁壁,是在各族人民的心里。只有各族和睦相处,边境才能相安无事。托意深远,语重心长,诗人的眼光和思想高度“非寻常裙屐所及”,是一般女子无法比拟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论语子路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论语子路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①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1
  • 陈谏议教子

    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6
  • 汉书《朱邑字仲卿》

    原文: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48
  • 济南小升初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9
  • 赵孟頫过扬州

      《赵孟頫过扬州》讲述了元朝时期赵孟頫的故事。   【文言文】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5
  •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