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至扬州》原文、注释和鉴赏

至扬州

此庙何神三十郎?问郎行客忒琅珰。

荒堦枕藉无人问,风露满堂清夜长。

 

【注释】

(1)此诗前有小注:“予至扬州城下,进退维谷。其徬徨狼狈之状,以诗志其概。予夜行衔枚,至扬州西门,惫甚。有三十郎庙,仅存墙堦,屋无矣。一行人皆枕藉于地。时已三鼓,风寒露湿,悽苦不可道。”作者于德佑二年三月初三夜深三更,不敢入城,转向高邮。这一组诗二十首,即记此事。此首为其中一首。

(2)忒:太过、过分。琅珰:也作锒铛,原指铁锁和铁链,这种东西很重,故用它表示困重或疲乏。

(3)藉:就地纵横而睡,相枕而卧,形容睡状狼狈疲累。

【赏析心得】

两淮合从,联合复兴,本是一个好计策。因消息不通,朝廷无人协调,好好的计策顿成泡影。文天祥一行只好走出真州,继续前行。当他们潜行到扬州西门下,已是深夜了。一行人等又饥又冻,疲惫不堪。只有一个叫“三十郎”的破庙,仅存墙阶,屋都没有,大家只有枕藉在地,暂作休息。此时已交三鼓,风寒露湿,悽苦不可言状。此诗即记录了这一夜的徬徨狼狈之状。

“此庙何神三十郎?问郎行客忒琅珰。”极端疲乏的行客,来到荒阶断墙的残庙前,有气无力地问:此庙供的是何方神灵,怎么叫“三十郎”,听都没有听过?但是,你这个庙也太寒酸了,仅有墙阶,没有房屋,狼狈之状与我们这行疲累不堪、又饥又冻的客人几乎一样。“荒堦枕藉无人问,风露满堂清夜长。”驻守扬州的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这“平山老子”优柔寡断,没有能力收拾当前的局面,但对自己人却疑心重重,不近人情。他认为“决无宰相得脱之理。纵得脱,亦无十二人得同来之理。”他不但拒开扬州城门,还责怪真州守将苗再成为何不以矢石击之,反而打开城门迎接。现在,文天祥来到他亲自把守的扬州城门前,只有“吃闭门羹”了。文天祥等人,就在这断墙边、荒阶上,横七竖八,狼狈枕藉,风餐露宿,熬过这漫长寒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的赏析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东风归路,…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9
  •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翻译赏析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3
  • 杜牧《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阅读答案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1)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2
  • 《晨风》译文及鉴赏

      《晨风》   先秦:佚名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 《炳烛夜读》《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r…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