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原文、注释和鉴赏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

(1)杜牧英年早逝,大中七年(853)便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一岁。此诗应属夕阳之作,写的是他将赴江浙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任刺史,临走之际游乐游原以告别京城长安。

(2)清时:和平无事时期。有味:过得有滋有味,很有意趣。无能:没有才能。

(3)一麾:唐时刺史按汉制太守待遇:一车两幡。幡即旌麾。此处一麾,即指外出任地方刺史之意。

(4)昭陵:唐太宗陵墓,处于长安西边醴泉县东北九嵕山。

【赏析心得】

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正当壮年,但受当朝宰相李德裕排挤,外放出任黄州、池州、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东北梅城),直至李德裕罢相后才回朝。宣宗即位后,时局并未好转,反而更趋混乱,牛李党争未息,宦官擅权未变,中央朝廷与地方藩镇,以及与边陲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不止,回朝后的杜牧虽在朝廷担任吏部员外等职,但闲置无为,苦闷异常。为此,他这次主动请求去外郡担任地方官职。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被任为吴兴刺史,临行之前,他特地重游乐游原,告别京城长安。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诗人反言表意。明明时局日趋恶化,他说是“清时”;明明是闲散苦闷,无所作为,他说是“有味”;明明是自己满腹经纶无从发挥,平生抱负不得施展,他说自己是“无能”。虽然如此,那自己就可以求个闲静了,闲看孤云漂游,静学和尚修行。“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三、四句表达承转之意,既然呆在京城抑郁无聊,那就干脆出任地方刺史,远去江海,手持旌麾,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吧。真的要离开长安走了,不禁又有点恋恋不舍,所以诗人前往乐游原一游,以示告别。有意思的是,到了乐游原,诗人在此又一转。原上一游,别的都不关心,唯一就是独望昭陵,徘徊沉吟。唐太宗是唐代开明皇帝,文治武卫,煊赫中外,知人善任,贞观之治功在当代,造福后世。可现在,诗人只能用“望昭陵”三字来表达自己的追怀盛世、感慨万千了。国运衰败、江河日下,自己闲散,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忧国忧民。由此可见,诗人再次离京外出,实在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宋代:陆游   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   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注释   仲…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7
  • 夕次盱眙县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由唐代韦应物所创作。以下是夕次盱眙县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91
  • “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的意思及鉴赏

    “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这两句是说,病马因病在尘土中卧久了,毛色灰暗;它昔日驰骋疆场,饱经风霜,历尽艰险,今虽老病,两眼犹炯炯有神,仍具骏马的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133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译文及赏析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9
  • 《临江仙·梅》翻译赏析

      《临江仙·梅》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1
  • 明史安磐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安磐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明史安…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