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咏史》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清照《咏史》

两汉本继绍,

新室如赘旒。

所以嵇中散,

至死薄殷周。

 

【注释】

(1)继绍:继承。

(2)新室:即新朝。赘旒:又作缀旒。旒:旗子上的飘带,即旗子附属的装饰物。

(3)嵇中散:嵇康(224—263),字叔夜,谯郡銍(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对司马氏集团的篡逆阴谋多所不满,且又“非汤武而薄周孔”,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康愤世嫉俗,思想新颖而激进。

(4)薄:看不起。殷周:即我国古代的商朝和周朝。

【赏析心得】

公元1126年,北宋汴京(今河南省开封)被金兵攻陷,第二年康王赵构(徽宗之子,钦宗之弟)即在南京(即应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重建宋朝政权。同年,金人立异姓人张邦昌(原宋臣)为楚帝,金人又于1130年立刘豫为齐帝,其原因是金人原是野蛮小部落,自身军队仅一万多人,1115年才建国,横冲直撞,碰到腐朽的西辽和北宋,两下子就将其消灭,成功实现了“蛇吞象”的奇迹。但我国北方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千百万汉族和各兄弟民族的老百姓,反抗力量却像烈火燃烧,小小金国如何统治得了?所以,金国统治者就想立个傀儡政权来迷惑人民,他好躲在后面继续维持长期统治和掠夺。伪楚不到一年、伪齐仅过七年,这些阴谋一个个以失败告终。

作者写这首小诗时,年已过五十,寂寞孤苦中的她,仍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以古喻今,驳斥了分裂国家的阴谋,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侵略的凛然正气。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旒。”作者先讲两汉。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二百一十六年后,王莽篡权,自立新朝,历十五年,即被推翻。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故史称刘邦所建汉朝为前汉,刘秀建立的汉朝为后汉,或依都城方位称前汉为西汉,后汉为东汉,合称两汉。作者的意思是东汉本是继承西汉,一脉相承,合理合法,深得人心,无可否认,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仅不过像旗子上的装饰物飘带一样,为历史匆匆过客,一闪即逝。“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后两句,作者以嵇康的观点,继续引申反对侵略篡权的理论。三国后期,司马懿父子得势,极想仿照王莽篡夺曹操历经一生拼搏建立的曹魏政权。这时,作为魏国的中散大夫挺身而出,著文揭露驳斥司马氏集团的篡逆阴谋和言论,公然反对商纣王反夏桀王、周武王反商纣王,即“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当司马昭杀他之际,嵇康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鄙薄殷周,当然也就是压根儿瞧不起司马氏了。嵇康的死,充分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生死观。当士大夫们匍匐在司马氏脚下时,嵇康站出来了,他赤手空拳,要与权势熏天的司马氏集团决一死战。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有头脑、有良心的哲人和诗人,有责任揭露司马氏立、废傀儡皇帝,逐步逼近“禅代”,最后篡夺政权的阴谋。景元三年(262),司马氏集团处死嵇康,临刑前,他神色自如,最后欣赏了自己在阳光下潇洒的身影,接过弦琴,席地而坐,弹起了千古绝唱《广陵散》。刽子手手起刀落,活的嵇康消失了,但他永远不会衰老,千秋万代,他永远活在阳光照耀下,三十九岁,英俊潇洒。他用宝贵生命换来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将司马氏篡权集团的侏儒形象,永远钉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回过头来重读李清照的《乌江》绝句,我们是否还可以隐约看见嵇康的影子?李清照与嵇康的责任感和生死观,当时的赵家天子有吗?李清照的《乌江》绝句,实际上就是向南宋小朝廷的公然挑战。想不到作为婉约之宗的女词人,竟有如此大的胆量和勇气,真是令人钦佩。以前,许多人没注意到她的这一禀性,实在是有失公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塞鸿秋・代人作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①,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②。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③,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④。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⑤。今日个病厌厌⑥,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注释】①战西风:迎着西…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76
  •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的诗意:连绵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百转千回层层围住这崖州郡城。诗人用山欲留人来表达不得回乡的痛楚之情,不说走不了,而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1
  • 文言文《黄贞文传》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黄贞文传》原文及译文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9
  • 孙晷文言文翻译

    孙晷文言文翻译   导语:孙晷字文度,是吴国富春人,是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晷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孙晷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9
  • 《兵乱后杂诗五首(其一、其四、其五)》

    吕本中 晚逢戎马际, 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 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 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 同盟起义师①。 万事多翻复②, 萧兰不辨真。 汝为误国贼, 我作破家人!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0
  • “郑三俊,字用章”阅读答案及翻译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元氏知县。累迁南京礼部郎中。家居七年,起故官,督浙江粮储。天启初,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未上,陈中官侵冒六事。魏忠贤怒,以语侵内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