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议纠合两淮复兴》原文、注释和鉴赏

文天祥《议纠合两淮复兴》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家乡泪湿巾。

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注释】

(1)此诗作于德佑二年(1276)三月初,守将苗再成迎接文天祥一行入真州,将校、诸幕皆集聚在清边堂上,商议两淮复兴大事。苗成提出,只要淮东制置使(驻扬州)李庭芝与淮西制置使(驻庐州,即今合肥)夏贵,借丞相(文天祥)逃难在此之际,和好拒元,联合复兴,江南可定。这首诗即写此事。

(2)清边堂:指真州州治(办公地)。老将军:指真州守将苗再成等将校。

(3)歃(音“煞”)盟:古时立盟约的人,用血涂口边,表示不反悔,叫做歃盟,也作歃血。

【赏析心得】

文天祥一行,自德佑二年(1276)正月二十日被元军扣押往北,至二月二十九日,一夜之间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脱险,得以逃出,首尾恰好四十天。他们一入真州,见州人尽穿中国衣冠,如流浪人乍归故乡,好像重见了天日!宋将苗再成将文天祥一行迎入真州清边堂时,诸将校、幕僚接踵而来。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家乡泪湿巾。”当文天祥告知京城临安发生的事情时,聚集在清边堂上,消息闭塞的真州官吏慷慨激烈,不禁泪流满面。守将苗再成等老将军,看见脱险而至的文丞相,非常感动,信心百倍地提出,只要驻守庐州的淮西制置使、年近八十的老将夏贵与驻守扬州的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握手言欢(原来不和),分别率领军义(宋朝正规军与百姓义勇军的组合)之师,进至京口和金城(南京),即可钳住深入两浙的元军,切断后路,虏帅即可活捉也!“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大家认为,两淮合兵,江南传檄可定,绝对是个好计策。于是,文天祥与苗再成立即草拟通告,邀约两淮将领,聚盟立约,共拒元兵。不料,淮西制置使夏贵已在该年二月投降元军,八十余岁还成叛将,实在可叹可悲!淮东诸将,仅因消息闭塞,晚了几天,错失良机,再好计策也成泡影!实在令人痛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0
  • 《荀子赋》原文及译文

      原文:   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12
  • 贺新郎(丁未守邵武,宴同官)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此是河清宴。觉朝来、薰风满入,生绡团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头米贱。且莫管、官租难办。远砌苔钱无限数,更莲池、雨过珠零乱。尽买得,凌…

    古诗文 2020年5月30日
    627
  • 吕蒙入吴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吕蒙入吴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21
  • 那些最易读错的的90个古代人名、地名

    作为文明古国之邦,历史上的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团结,在丰富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一点小小的差异,例如我们很容易读错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人名、地名、族名、政权名或其它事物…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213
  •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的翻译赏析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