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女冠子·元夕》

蒋捷

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蕙:似兰的一种香草,暮春时开花。宝钗楼:洛阳酒楼名。此处代指杭州的歌楼。琉璃:南宋时盛行的一种琉璃灯。《武林旧事》:“又有幽坊静巷多设五色琉璃泡灯,更自雅洁。”暗尘明月:明月高悬于天,地上车马喧阗,形容十分热闹欢乐。蛾儿:妇人所戴彩花。此处泛指女子。江城:指杭州。灺(xie):蜡烛烧残的余灰。罗帕:香罗帕,古代妇女常用之物,常作妇女的代称。砑(ya):发光。绿鬟:少女的黑发。此处代指少女。

【鉴赏】写元宵节的,多数着力于元宵节的繁盛升平景象,就是蒋捷的另一首《花心动》,也一样是灯红酒绿,一片欢乐。此词则不然,写宋亡后元夕的感触,充满了抚今追昔的哀怨情绪。在我国古代的民俗中,数元宵灯节最为欢快热闹,而亡国后的灯节,却再也无法找到太平盛世的喧阗。以灯夕的寂寥表达故国之思,是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

首句“蕙花香也”是起兴。元宵节不是蕙开花的时候,作者在这里用上了,并不是缺乏花卉常识,而是用以表明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宋亡后,他遁迹不仕,就是“蕙花香也”的具体表现。“雪晴池馆如画”,是说雪后晴天,祖国的山山水水依然像图画一样美丽。结合下文,就有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意味了。“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是对从前元宵节盛况的回忆,到处是悠扬的音乐,到处是灯火辉煌。“而今灯漫挂”,从回忆回到现实,看到眼前的元宵节,灯挂得七零八落,十分冷落,大生今非昔比之慨。“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是对目前元宵节冷落原因的注释,说并不是因为尘障明月,而是因为不是从前的元宵节了。“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别说时代不同,就是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不同,近来大家的心情不好,再与女子一起去争着玩耍,实在是怕丢人。“羞与蛾儿”大有文章,在节日里与女子一起玩耍,原本不用害羞,更谈不上耻辱,这里显然是隐射元军或投敌的汉奸,人们觉得跟那批人一起闹元宵是莫大的耻辱。

下阕“江城人悄初更打”,写如今元宵节的衰景。初更,在往年正是最热闹的时刻,现在却静悄悄的没一个人影,场面是如此的冷清。“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意味在人间再也没有过去那样的繁盛了,含有不尽的感慨。“剔残红灺”,把蜡烛芯的灰烬剔得快完了,说明夜已经很深,这意味着作者为元宵节的凄凉愁得失眠了。“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作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又见到仕女如云的游赏场景,这其中自然包容了对故国的情结。“吴笺”三句,说作者准备把从前元宵的繁盛记录下来,作为日后闲聊的资料。结尾“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含意既广且深。元宵节是晚上的事,而邻家少女却在晚间大唱太阳下山的歌曲,不切时间,当然可笑。同时也是说,一些天真无知的人,在这非常时期去挂灯闹元宵,实在不是时候,饱含亡国悲痛。

这首词一扫元宵节词的绮靡繁华气,哀婉动人,充满了悲凉的情调,把往事不堪回首的苦痛哄染得淋漓尽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子夜歌·三更月》翻译赏析

      《子夜歌·三更月》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8
  • 古诗的作文400字

    关于古诗的作文400字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5
  • 写黑龙江的诗词大全

    黑龙江,又叫乌水、黑水、墨河,因水色墨绿而得名。满语称萨哈连乌拉,俄语称阿穆尔,也都是黑水的意思。黑龙江的源流主要是肯特山麓的鄂嫩河,这里是元朝奠基人成吉思汗铁木真家族的发祥地,现…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67
  •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原文与翻译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原文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下面小编收集了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翻译,供大家欣赏。   两小儿辩日   作者:列御寇   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语文屈原列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语文屈原列传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