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

瘗(yi):埋葬。铭:文体的一种。瘗花铭,指葬花辞。中酒:醉酒。双鸳:鸳鸯履,代指女子的鞋,这里指女子的踪迹。

【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词。陈洵在《海绡说词》中说:此词乃“思去妾”之作。

上阕着重抒发伤春怀远之情。“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听”和“过”字显得别有品味,尤其是“听”字的两次使用,与“风”“雨”结合,很有节奏感。“草”字则极写词人内心的矛盾,想静下来“听”,却又难以抵挡心烦意乱的愁绪的侵袭,还满腹愁绪地拟写了葬花的哀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二句,由伤春转到伤别,看到昔日的“分携路”,不免触景伤情。看到物,自然也就想到人,那楼前绿荫浓暗的地方就是当年送别与伊人分手的地方,而如今已是人去楼空,那一丝丝柳丝就好像是一寸寸亲情。古人爱用柳树代表离别的感伤,走到“分携路”处,摘下了柳枝,作为赠别的礼物送给伊人,那寄寓着离别的惆怅和对彼此情感的忠贞。此二句情景交融,深刻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料峭”二句更是表明了词人内心的无穷惆怅,想借酒消愁,哪知愁更愁,莺啼声惊醒醉梦中的我,那份孤独和寂寞更是难以承受。

下阕承着上阕,写词人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之情。“西园”二句中的“日日”二字,表明无时无刻不在等待那人的归来,而“依旧”二字又显得很无奈,再等也是一场空,这是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种无力的呼唤。在震撼肺腑之后,我们听到的只是嘶哑的声音,这种失落往往容易使人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产生幻觉。“黄蜂”二句,即是幻觉的体现。词人独居西园,孤独失落,竟认为那黄蜂飞扑秋千,是因为当年恋人打秋千时,手上的香泽留在了绳子上,惹得黄蜂不肯离去。末二句急转回到现实中,“双鸳不到”表明此时还是空等着,致使“幽阶一夜苔生”。“一夜”二字深感时光易逝,而恋人离去仿若在昨天。

全词情景交融,用语含蓄,意蕴情深,令人寻味。陈廷焯称其“词中高境也”(《白雨斋词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贺知章《回乡偶书》阅读答案及赏析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0
  • 古诗别滁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欧阳修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别滁译文及注释 别滁译文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设下酒宴为…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8
  •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全诗翻译赏析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出自唐朝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5
  • 《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移》翻译赏析

      《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移》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前言】   《度破讷沙二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04
  •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朝代:宋代 作者:周端臣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703
  • 天净沙·春_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天净沙·春_白朴的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