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吴文英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注释】

凝妆:精心地梳妆。相如:指司马相如。攲(qi):倾斜的意思。舣(yi):停泊。清臞(qu):清瘦。

【鉴赏】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且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

词人在整首词中,紧紧围绕“楼”这一主角,从不同角度来让人感受“楼上”和“楼外”的一切。上阕以“山色谁题”来显出一种高亢的气势。“修竹凝妆”二句,恰是上楼之前的景物,修长而又娇嫩的翠竹好像美人一样在梳妆打扮,穿梭其中难免叫人留连忘返,干脆在垂柳下系马驻足,准备细细品尝一番。“凭阑浅画成图”,促成了这种想法,登上楼去倚栏而眺望湖光山色如淡墨勾勒出的优美图画。正是在这种豪迈的心境下,油然而生地喊出了“山色谁题”。

俗话说,登高而望远。楼上的风景可比楼下好得多。视野中有“雁”,有“斜阳”,感受着“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才恍然走出酒醉的幻景。“旧寒”一词,顿然感伤,仿佛百感而交集于一点,尤其是“酒醒”后心中沉淀更多的是惆怅。不尽“自消凝”,独自黯然,感悟“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这与开始的那份高亢气势形成鲜明对照,“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点明词人此时的心境,“伤春”对应“旧寒”,伤春的情怀并不在于此时身处高楼,即使在高楼中感觉“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伤春而在于孤灯前倚卧枕褥,窗外春雨绵绵,室内却空对熏香铜炉。词人以“顿老相如”到“伤春”,无不在痛惜着时间的流逝,而时间的流逝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即是形容的憔悴,所以,词人“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无奈面对清流中的清瘦面目。“飞红”数句,更是感伤至极。飘飞的落花对应着“愁色”,落花沉底,愁色“搅翠谰”。令人意外的是,词人在末句,居然伤感至“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这显然是读者难预料到的。

由楼的诱惑,到上楼,到伤春,到“莫重来”的心绪变化,正是全词要表达的一个触景伤情主题,这种前后一正一反的对比让这种主题更具感染力,“楼上”的景物或许让人陶醉,但“楼外”的心境更让人心碎,登临远眺,触发的是词人抚时感时的忧伤心情,在“东风紧送”、“灯前”、“雨外”、“总是愁鱼”的楼外情景下,流露出一种对国势衰微,江河日下的无限感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姓杨,讳景,字某,云南安宁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姓杨,讳景,字某,云南安宁人也。事母以孝闻,性狷介,不妄取。 少补州学生,举永乐癸卯乡贡,卒业国子。拜霸州判官,专领马政。政久弛,逋课累数岁,官急征,马数益耗。公叹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9
  • 不识自家

    原文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3
  • 《石碏谏宠州吁》原文翻译及赏析

    《石碏谏宠州吁》选自《左传》的“隐公三年”。文章讲述了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庄姜,没有儿子。后把卫桓公作为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公子州吁“有宠而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6
  • 曾子杀猪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曾子杀猪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这个故事里看出,要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否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言不行信不果的反面形象,会极大的降低父母在…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48
  • “千重密叶侵阶绿,万朵闲花向日红”的意思及鉴赏

    “千重密叶侵阶绿,万朵闲花向日红。”这两句逸句是说,茂密生长的蔷薇,绿叶重重叠叠,鲜嫩的枝条一直侵入台阶,密密麻麻的红花,迎着太阳怒放。诗句把蔷薇浓密、翠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4
  • 【双调】湘妃怨_乐闲吹箫按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乐闲 吹箫按舞月当轩,载酒寻花雪满船。湖定试墨云生砚,乐清闲尘世远,想当年利惹名牵。万里天山箭,三冬冰窖毡,争似林泉? 德清长桥书事…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7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