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吴文英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注释】

波面铜花:指水面清澈如镜。古代有些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纤钩:月影。

【鉴赏】

初读此词,多数读者对其大意难解。夏承焘也云:“夫梦窗词用事下语,诚有深入而未能显出者。”其实,这是一首怀人感时之作。

“波面”一句,指水面清澈如镜,古代有些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铜镜,好像谁将它丢在冷夜里不来收。一个“冷”字,让场面变得异常凄冷,为后面数句抒胸中愁意埋下伏笔。“玉人”一句,陈洵云:“‘玉人’是下句的倒影,非谓真有一玉人垂钓也。纤钩是月,玉人言风景之佳耳”(《海绡说词》)。“玉人”还是存在的,否则下阕的“晓别”从何而来?甚至可以认为“波面铜花”就是对“玉人”的一个修饰,一个比喻。“玉人”将一弯纤细的月钩垂钓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阁,在池阁中还可感受到夜来的秋风凄冷。

下阕首句“江燕话归成晓别”,即由词人带入追忆场景。江中双燕在当年经常呢喃话归,到次日又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这一幕也是当年的“我”与“玉人”一再经历的,如今面对“池阁”,往昔已不能追回,真是时不待我啊!所怀之人又知否“我”在追忆她呢?情随事迁,就似水中的花草一样,随着春意的终结,也褪去了艳丽的颜色。如今留下的只有惆怅和无奈。只感觉瑟瑟的西风吹过天井边的梧桐,那最先飘零的梧桐叶一定也是最先感到秋天的悲凉的。

全词由眼前写到过去,由现实景物写到意识幻境,交错自然,过渡通畅。看似隐晦之词也不难从整体上加以理解。另外,“波面铜花”、“玉人垂钓”为上阕之灵魂,同时也是下阕中“江燕话归成晓别”的最佳伏笔,为其下阕作了最好的铺垫。仔细读下来,其实此词并不难理解,并不晦,更不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励志的古诗句

    励志的古诗句   古人多是有志之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励志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励志的.古诗句   1、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mdash…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2
  • 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杨果《太常引》

    长渊西去接连昌。无日不花香。云雨楚山娘。自见了、教人断肠。弦中幽恨,曲中私语,孤凤怨离凰。刚待不思量。兀谁管、今宵夜长。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8
  •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5
  • 戏为六绝句·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47
  • 【双调】水仙子(朝吟暮醉两相宜)

             孙周卿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