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吴文英

白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人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注释】

白鹤江:在今江苏武进,与运河相逢。葑门:在今苏州东南角。策:马鞭。壶箭:古以铜壶盛水,壶中立箭以计时。吴馆: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馆娃宫”,在苏州灵岩山,此指词人旧居。银器:一种大腹小口的酒器。

【鉴赏】

这是一首恋情词,是词人为怀念苏州去妾而作。

初读此词就不难划分其上下阕。词人触景伤情,在葑门外勾起了对那段往事的回忆。“柳暝河桥,莺晴台苑”二句,描写出当时的环境。浓密遮住了河桥,亭苑中的黄鹂叫声显得格外清亮。“短策频惹春香”句,曲调显得十分欢快,短短的马鞭不断牵惹着春花的清香。这美好的姑苏风光,确实叫人欲醉,才有了“当时夜泊”,并和那位美人相依相偎同入温柔之乡。这一部分的“惹”字值得推敲,词人对它拟人化的运用,恐怕不仅是惹起了“春天”,更应该是引起了词人对苏州去妾的追思!

“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这一幕幕追忆叫谁也心驰神往。姑苏的风光,词人的美好追忆,这极力铺写旧游的欢乐到底是为什么?“十年一梦凄凉”正是下阕的开始。原来那只是一场梦。美景下的美好心情对词人来说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感到的只有“凄凉”,就像“西湖燕去,吴馆巢荒”,一去不复返了。末句“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更把读者带进词人心酸的内心世界。“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正是词人悲伤心境的外物寄托,表达了词人对苏州去妾的无尽眷恋,同时也让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词人深挚真切的情怀。

总观此词,上下阕结构清晰,对照鲜明,字里行间蕴藏着巨大的感染力,景物与心境的融合浑然一体,丝毫不显牵强。词调由上阕的欢快夺目急速转到下阕的凄凉婉转,自然流畅,在这种节奏变换中尽显悲欢离合,词人追思之痛也跃然纸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河传·花落

    朝代:五代 作者:孙光宪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94
  • 一生之计在于勤

      【文言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玩…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7
  • 曾子杀彘中曾子有怎样的教子思想

    曾子杀彘中曾子有怎样的教子思想 1、以事喻理,说明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要诚实守信。 2、做人要守信,要一诺千金。 3、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以身作则。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1K
  • 如梦令·镇日莺愁燕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711
  • 端午节的诗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

    一、端午节的诗句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4
  • 失意的诗句

    失意的诗句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