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炳灵寺石窟的诗词大全

炳灵寺,旧名龙兴寺,又名灵岩寺。炳灵为藏语 “千佛” 或 “十万佛”之意。寺在甘肃永靖县西约50公里,黄河北岸积石山中,有石窟造像于黄河两侧南北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4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存有自西秦、北魏、北周、隋、唐,直到明清各代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694座,壁画900平方米,另有石塔1座,泥塔4座。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称:“河峡崖旁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现169窟据认为即唐述窟,内有精美的西秦造像与壁画,是我国石窟中历史最早的艺术珍品。1967年兴建刘家峡水库后,寺及石窟与库水相平,但窟前有防水大坝,坝前波光潋滟,坝后岩窟崔巍,乘游艇从刘家峡水库大坝西行,可直达窟前,风光殊为奇绝。

冰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微。

况有冰桥最奇绝,银虹一道似天梯。

[诗名] 冰灵寺

[作者] 解缙

[注释] ●冰灵寺:即炳灵寺石窟。●龙蟠:形容古柏高大,枝干弯曲,犹如巨龙蟠在山岩。●翠微: 青翠的山峰。

山峰滔浪浪滔沙,两岸青山隔水涯。

第一名桥留不住,吾侪□□卧芦花。

[诗名] 无题诗

[作者] 佚名,炳灵寺石窟隔河对岸有一石滩,滩上石如屋大。一巨石上刻“龙窝”及“万笏朝天”字样,并刻此诗,无题,也无署名。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后,因水位提高,石滩已淹没,刻石也没入水中。诗见于冯国瑞 《炳灵寺石窟勘察记》。

[注释] ●第一名桥:炳灵寺下的黄河上原有一桥,名曰 “天下第一桥”。唐、宋时尚存,毁于西夏。后又建成浮桥。刘家峡水库蓄水后,浮桥也被淹没。

尝拟谢灵运,惜为气力殊。

降心随小路,骇浪虑轻桴。

过眼峰堪画,插天阁欲扶。

淟然闻土谷,罗拜礼金瞿。

[诗名] 游灵岩寺记 (原是一篇游记,诗缀其末,因以文题为诗题。)

[作者] 王荷泽,字予望,晚年称了望。明代甘肃陇西 (今陇西县) 人。

[注释] ●谢灵运:南朝刘宋著名山水诗人。●气力殊:体力大不如谢老之意。●降心:本降心相从之意,此处为不得已、只好之意。●骇浪句:看到黄河的惊涛骇浪,担心小木筏的安危。●过眼句:是说望中的峰峦叠障,足以入画。●淟然: 污浊貌。●土谷: 疑指唐述谷。●罗拜: 四面下拜。●金瞿佛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3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霜沾草径寒风急,雁度秋林落叶频”的意思及鉴赏

    “霜沾草径寒风急,雁度秋林落叶频”这两句是说,深秋时节,寒风急骤,草径上落满了白霜;秋林之上北雁南飞,经霜的树木,枯叶纷纷落下。草径沾霜,寒风急骤,秋林雁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0
  •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翻译

      董仲舒   原文: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0
  • 东坡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72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6
  •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两句是说,佳人幽居在深谷里,容貌是盖世无双的美丽。绝代佳人出场,以“幽居在空谷”置之,即点出佳人命运之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0
  • 《教学相长》

    原文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 1…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