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湖北汉阳的诗词大全

湖北省武汉市的汉阳城,北与汉口隔汉水,东与武昌隔长江相望,也是一个历史古城。战国时伯牙与钟子期琴逢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汉阳。晋时此地为石阳县,后改为曲阳,隋时才称汉阳,清为汉阳府,民国以后称为汉阳县,解放后一直是武汉市的一部分,与汉口、武昌合称武汉三镇,即武汉市。旧汉阳城地当汉水入江的江汉合流处,沿岸商旅往来频繁,帆樯林立,是商业繁盛之地。市内有武汉市著名古寺——归元寺。中国第一个炼铁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等也在此城郊。城东北有龟山,前枕长江,后临汉水,与武昌的蛇山隔江相峙。自从长江大桥修成后,它也是大桥西端的一座雄山,山顶又新修一座高达220米的混凝土电视塔,雄伟无比,中有旋转餐厅,可俯视武汉三镇全貌。山之东端又有旧貌换新颜的古晴川阁,更给汉阳增添了丰采。

 

 

汉阳抱青山,飞楼映湘渚。

白云蔽黄鹤,绿树藏鹦鹉。

凭高送春目,流恨伤千古。

遐想祢衡才,令人怨黄祖。

 

[诗名] 汉阳春晚

[作者] 李群玉,字文山,唐澧州(今湖南澧县) 人,曾官弘文馆校书郎。

[注释] ●青山:指大别山,即今之龟山。●飞楼: 飞檐重楼,指对岸蛇山上的黄鹤楼。●鹦鹉: 指汉阳之南、大江之中的鹦鹉洲,明末已沉没江中。●送春目: 意即在春景中纵目而望。

 

晴川高阁遥相峙,芙蓉花外汉阳市。

贾客操舟逐逝浪,望中有若轩与轾。

巍峨大别踞其西,东接高观烟树齐。

更上层楼穷醉眼,置身天际众山低。

 

[诗名] 黄鹤楼 (长诗,选8句)

[作者] 李为霖,清代诗人。

[注释] ●轩轾: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这里是形容船在江中,逐浪前进,忽高忽低。

 

隔江谁奏楼头笛?近岸人呼汉口船。

 

[诗名与作者] 已佚

[注释] ●隔江二句:是形容汉水与长江汇流处,河道狭窄,泊船甚多,舟楫相接,岸上、船上均可听见对岸楼头的笛声与话语之声,可见当时港口商船之多、商业之繁荣。

 

 

野寺西桥外,清幽引兴赊。

佛灯争白日,鬼火卷黄沙。

池静安僧梦,松闲厌鸟哗。

篱边残照在,余步数秋花。

 

[诗名] 秋晚过归元寺

[作者] 项翙,清人,生平未详。

[注释] ●野寺二句:当时归元寺不是在市区内,而是在西桥外的翠微峰下。清幽,宁静,因而引起了诗人无限雅兴。赊,长远的意思。何逊《秋夕》诗: “寸心怀是夜,寂寂漏方赊”。王勃诗:“观阙长安近,江山蜀道赊”。●余步句:写诗人一步一停,数着篱边盛开的菊花。

 

影象三袁集丛林,葵园逸兴抒情真。

千竿风竹划天破,万点雪梅唤地春。

春去春回三百载,花开花谢一时辰。

只缘不惯闻烟火,致使难逃损骨神。

 

[诗名] 游汉阳归元寺 (全诗14句)

[作者] 公木,作于1983年6月。

[注释] ●归元寺:在汉阳翠微峰下,“归元”即返本归元、得道成佛之意。寺创建于清顺治年间 (1648年前后),为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寺内最富艺术价值的是罗汉堂,堂内500罗汉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有特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葵园: 归元寺是在明代王章甫葵园旧址上创建的。●三百载: 自清顺治年至今已300多年历史,三百载是约数。●只缘二句:是指归元寺在十年动乱期间,被视为封建迷信之地而遭到破坏,现已全面修复。“烟火”,是佛教对世俗生活的称谓。

 

扶摇直上九重天,日月星辰任摘攀。

势压龟蛇千里目,气吞荆楚万里山。

烟波缥缈连寰宇,扬子奔腾卷巨澜。

黄鹤不须温旧梦,江城处处是飞仙。

 

[诗名] 登龟山电视塔

[作者] 周国强,今人。

桂香时节塔穷巅,吴山楚水浮烟,浪随天去望无边。白云呈瑞,黄鹤舞晴川。

小座璇宫巡三镇,长虹广厦梭船,景明秋艳醉心田。休言斑鬓,半百耻疏闲。

[词名] 临江仙·龟山电视塔

[作者] 魏仲文

[注释] ●黄鹤舞晴川:作者在电视塔上望对岸新落成的黄鹤楼和塔下新落成的晴川阁,抒发感想。●小座璇宫:指塔上的旋转餐厅。●长虹:指横跨长江的大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5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翻译及赏析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3
  • 唐诗赠孟浩然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白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译文及注释 赠孟浩然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25
  • 【商调】集贤宾(恨青青画桥东畔柳)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53
  •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2…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2
  •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4
  •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