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江西南浦亭的诗词大全

南浦亭,在南昌市桥步门外,今沿江河抚河桥附近。该地旧时是船舶停靠码头,建有南浦亭。据《豫章记》载:该亭与兴建滕王阁略有先后。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南浦飞云”已成一景,故王勃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之句。南浦亭起始时为供码头上下船的客人休息之所,后改为馆驿,专为接待官员之用。历代诗人对南浦亭多有吟咏。

 

 

南浦凄凄别,西风嫋嫋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诗名] 南浦别

[作者] 白居易

[注释] ●南浦:本指南面的水边,如《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后人遂用南浦称送别之地,如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的地名与南浦亭的命名可能都与此有关。●凄凄:悲伤的样子。●嫋嫋秋:形容微风吹拂的秋天。《楚辞·九歌·湘夫人》有“嫋嫋兮秋风”之句。●肠一断:形容极度忧伤。●好去:祝愿友人上程之词。

 

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诗名] 南浦亭

[作者] 王安石

[注释] ●南浦:指南浦亭。●物华:指宋嘉佑年间程师孟所建物华楼,王安石曾为之题新诗,有“千里名城楚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之句。●鸭绿:江水绿如鸭头,说在春风之下鸭绿色江水粼粼起波。●鹅黄:春日新发芽的柳树呈黄色,称鹅黄。唐赵孟頫《早春》诗有“闲倚阑干看新柳,不知谁为染鹅黄”之句。此句说新发的鹅黄色的新柳袅袅摆动下垂,映耀着春天的日光。

 

半生几度此登临,流落如今雪满簪。

南浦不知春色晚,西山但觉日初阴。

谁怜龟鹤千年语?空负鹏鸥万里心!

无限故人檐雨外,夜深如有广陵春。

 

[诗名] 南浦亭

[作者] 文天祥,诗人曾数次到南昌,此诗为宋景炎二年最后一次到江西时所作,他以都督率军入江西,不久为元军所击败,退走广东。

[注释] ●半生句:作者是江西庐陵人,先后三次在江西担任官职,数次来南昌,到南浦亭,故有“半生几度此登临”之语。●流落:指为官到处奔波,文天祥为南宋末年之大臣,与元军作战数年,生活不得安宁。●雪满簪:满头白发之喻。簪,冠上之针。●日初阴:写春日为云遮蔽,也是作者对元兵气焰嚣张,南宋衰弱无力抗击入侵忧郁心情的写照。●龟鹤千年语:龟鹤,比喻忠臣和将领。千年语,千年流芳的言论,指对皇帝进奉的坚决抗战,挽救国家的忠言。●无限故人:指千万故国人民,生活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民。●广陵:古县名,今江苏扬州,南北朝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作者将战祸中南昌比战乱后的广陵,是说南昌已一片凄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5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之送友人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之送友人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个步骤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个步骤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原文: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译文   天上星河转移,人间烟幕笼罩…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9
  • 《明史·猛如虎传》“猛如虎,本塞外降人,家榆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猛如虎,本塞外降人,家榆林,积功至游击。崇祯五年,击邢红狼于高平,解其围。明年败贼寿阳黑山,覆姬关锁军。已,从曹文诏追贼西偃、碧霞村,斩混世王。与颇希牧逐贼寿阳东。又与陈国威、马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4
  • 张辑《疏帘淡月·秋思》阅读答案

    疏帘淡月·秋思 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③。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9
  •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为儿时,读《孝经》,父试之曰:“儿志何语?”对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宗党奇之。 天宝末,以道举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