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刘基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刘基在元代历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提举等职,因遭排挤,辞官归隐。元惠宗至正二十年(1360),刘基应朱元璋之请入金陵(今南京),辅助其成就帝业,成为明代的开国功臣。此篇《水龙吟》作于元末天下大乱、作者尚未遇合朱元璋时。上片诉说未遇明主、难展长才的苦闷;下片通过写故园之思,进一步表现对前途的迷惘和对归宿的寻求。
        上片开头两句总说,首句写环境、氛围,次句说个人处境。作者以天尚昏暗时鸡鸣四起、风雨交加的景象象征元末大动乱的政治形势,以世上无刘表式的礼贤下士的一方霸主慨叹自己怀才不遇、无处栖身的痛苦处境。“鸡鸣”句语本《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旧说这是乱世思君子的诗。刘表,东汉末年人,于献帝时为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士民多往归附。词中以刘表指代礼贤下士的明主。“鸡鸣”句所写的虽是自然现象,却是动乱现实的象征。元末,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朱元璋等群雄并起,元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基希望有所作为,却未遇明主,因而深感苦恼,不禁曼声唱叹,感慨系之。
        “啼鹃”三句写暮春景象及自己的感受。其时杜鹃鸣叫,落花飘零。词人闻啼鹃而迸泪,见落花而生恨。相传杜鹃是古代蜀王杜宇失国后所化,常悲鸣出血,鸣声如“不如归去”,故前人有句曰“杜宇声声不忍闻”(李重元《忆王孙·春词》)。闻“啼鹃”而至于“迸泪”,见“落花”而至于“飘恨”,这与杜甫当年身陷安史乱军占领的长安城中唱出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颇为相似,也是时代动乱与身处逆境的客观情况在作者心灵上引起的强烈反应。借“啼鹃”、“落花”诉说自己的主观感受,且以富于力度的动词“迸”与表示缓缓落下的动词“飘”,在生动形象地状物的同时,也极见出词人所受压抑之深与恨情之绵绵不绝。“断魂飞绕”更是一个直接抒情的句子,自诉在“无刘表”可依托的情况下内心苦闷,不断追寻而终归于进退失据的情状。
        “月暗”以下七句,词人以作客他乡、登楼消忧的王粲自比。“月暗”、“星沉”写所见,“角声”写所闻。词人在楼头徙倚久之,直至晨光熹微。抬头看天,但见在烟水迷离的天幕上,月色渐暗,星光渐淡,同时听到了报晓的号角声,角音清亮,余音袅袅。“暗”字、“沉”字表动态,都有一个时间过程,暗寓词人长夜无眠这一事实。在一夜将尽时,词人不禁自问:今夜里又添了多少白发?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往依刘表十多年,不受重视。曾登上麦城(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作《登楼赋》,倾诉怀才不遇、宏图难展的苦闷。需要说明的是,词人在这里只是从怀才不遇的角度以王粲自况,并无贬抑刘表的意思,也就是说,与前面将刘表作为礼贤下士者的代表的说法并不矛盾。
        下片紧承“登楼”意,先用八句写远望乡关、欲归不得的苦闷。这又分三层:“极目”二句说,放眼望去,目光被远方呈螺形发髻的青山挡住了——看不到故乡;“几回”三句说,做过几个好梦,梦中随风向故乡飞去,又被远方的青山隔断——梦中也回不了故乡;“宝瑟”三句说,转而想借助音乐寄写乡情,无奈天气太冷,瑟弦僵硬,手指也不听使唤,无法鼓瑟吹笙,只能目送飞鸿直到它在视野中消失,以此聊寄乡思。“被渠遮了”的“渠”是代词,相当于它,指青山。
        结尾三句,从所写到的“阶”、“庭”看来,此时词人已从楼上下来,正在庭院中、台阶前踯躅沉思。他见到的是长上了台阶的莎草以及长满庭院的绿树。“莎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多生于湿地或沼泽中。“侵”字有长在不该长的地方的意思。莎草之得以“侵阶”,当是门庭冷落、人迹罕到所致。末句“不知昏晓”,在词中有写实与象征两重意思。从写实一面说,意谓浓阴遮蔽下的庭院显得很阴暗,以致分不清早晚;从象征一面说,也是时代动乱以及词人内心迷乱、困惑的象征。从结构上看,结尾这三句与篇首的“风雨”句遥相呼应。但“风雨”句是元末大动乱的政治形势的总体象征,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价,而篇末三句,尤其是末句,转而侧重于词人主观一面的感受,表现了词人在动乱的现实中经历了千回百折的寻寻觅觅之后,对于社会的出路与个人的前途仍然深感迷惘的情状。这种情况,一直要到朱元璋请他出山才告结束。
        刘基的这首《水龙吟》堪称词中的《登楼赋》。处于画面主题位置上的抒情主人公“登楼王粲”,是作者本人;词中所写的,主要是在楼头的所见所闻所感,但也写到下楼以后的感受;全篇具有鲜明、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些,无不令人联想起王粲的《登楼赋》。在全篇具有鲜明、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这一点上,此词与《登楼赋》也很相近,而词较赋似更为突出。如上片以“无刘表”的感慨为中心,诉说自己忧愁、感伤的情状——“迸泪”、“飘恨”、“断魂”;记述自己长夜无眠的见闻——见“月暗”、“星沉”,闻“角声”;并以又添多少白发的自问极言忧伤令人老,以见“无刘表”的忧伤之深。下片转写乡情,所写眺望故乡、梦回故乡、借音乐怀念故乡,以及在无奈时的目送归鸿,也都无不以作者的感情为轴心展开。唯有全篇的结尾处,《登楼赋》为“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此词则为“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词之于赋,相对较为含蓄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2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瑸字眉川广东海康人原文及译文

      陈瑸,字眉川,广东海康人。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古田多山,丁田淆错,赋役轻重不均,民逋逃迁徙,黠者去为盗。瑸请平赋役,民以苏息。调台湾,台湾初隶版图,民骁悍不驯。瑸…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0
  •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原文及赏析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 文言文专项练习《与长子受之》

    文言文专项练习《与长子受之》   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5
  • 欧阳修文集――卷二十・居士集卷二十

      ◎碑铭三首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宝元元年〉】   惟阎氏世家于郓。其先曰太原王宝,以武显于梁、晋之间,实佐庄宗,战河上,取常山,功书史官,爵有王土。郓之诸阎,…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5
  • 【中吕】山坡羊(渊明图醉)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6
  • 《岳阳楼记》《渑水燕谈录》阅读答案对比

    (甲)       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