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 毛奇龄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毛奇龄的小词富有南朝乐府风味,往往清新可诵,颇有思致。这首《荷叶杯》摄取农家少女停棹濯指的瞬间,展示江南水乡一帧生活小景,读来情趣盎然。
        仲夏五月,江南水乡,清清的池塘涨满了水。紧吹多日的大风终于停息,塘中的鲤鱼也不像往昔那样时时跃出水面,泼喇喇地腾闹。风平浪静,一切都归于宁谧。这时,曼妙天真的少女划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碧波粼粼的池塘。她停下船,放下桨,俯身伏在船帮上,纤细的手指伸进清澈的水中,轻轻地洗了起来。蓦地,她发现一种奇特的景象:明净的水底竟绽开了艳丽的红花!词笔戛然而止,却把疑窦留下:池塘洗手,怎么水底出现了红花?
        其实,水中倒影往往会产生出人意表的幻象。唐李贺《绿章封事》就曾描写过溪女洗衣时的幻景:“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溪边石榴花倒映在水中,溪女仿佛不是在浣纱洗衣,而是在洗濯水中的红石榴花;那石榴花叠映在水中白云的倒影上,又仿佛是染红了天空的白云。光影的折射,把处于不同空间的景物影映在同一平面,这就是幻影的由来。那么,少女洗手时,红润的纤指倒映在水底,不就像盛开的鲜花?可能读者初看会略嫌不足:何以只见少女的纤指,不见其全体?不过,再一寻思,纤指尚且美妍如花,又何况她的朱颜玉貌呢!这就是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词人的妙笔,就在于以不言言之,让人思而得之。
        这首词语言简省明净,却颇为耐人寻味。鲤鱼是古代诗词中常有的意象,总是和书信往来相关。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诗云:“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他的《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诗云:“凭仗鲤鱼将远信,雁回时节到扬州。”前诗中“鲤鱼”,指书信,后诗中则指信使。不见鲤鱼,即隐指音信阻绝。如此便不难理解词中的这位少女,何以独自一人划船来到鲤鱼出没的池塘了。她是因久无意中人的音信,心中牵挂呀!或许,她正期盼“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呢。那么,她的停棹洗指,理解为情窦初开的少女百无聊赖中的一种下意识动作,也许更接近词人所要表现的旨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3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阅读答案与翻译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4. 下面对《涉江采芙…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0
  • 齐国好厚葬 文言文原文译文

    齐国好厚葬 文言文原文译文   齐国好厚葬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初中古诗文名句情境默写训练试题及答案(四)

    (3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刘禹锡)   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文言文基础薄弱的高考生复习注意事项

    文言文基础薄弱的高考生复习注意事项   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   ①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   导语:文言文在近些年的小升初考试中也越来越受重视,因为时代距离现在久远,很多字词等现代孩子理解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6
  • 描写亲情的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