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查慎行

        

秋晚独上荆州城楼

        飞过蛮天雨。背孤城、夕阳西下,大江东去。虎渡龙洲依然在,长是马嘶日暮。有独客、登楼怀古。豚犬英雄都不问,问成名、孺子今何处?秋太晚,散砧杵。  山川洵美非吾土。向江陵、夹衣催换,一番寒暑。翠冷红酣微霜后,变了荆门烟树。且目送、边鸿南渡。隔岸残云流欲尽,指空蒙、下是衡阳路。愁浩浩,共谁语?
        这首词当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至二十二年(1683)间,作者偕其从兄查容客游楚地,遂有此作。本篇写词人在秋日的傍晚登上荆州城楼的所见所感。起句写景,也写出了自己登楼时的天气,秋雨刚过,江天净爽。恰在这样的条件下,词人独上城楼。接下来写登楼所见,进一步写荆州城楼四周的景色。“背孤城”三句写放眼四望中的荆州城。夕阳已经隐去,孤城陷入暮色中,惟有大江环绕着它,愈加显得空旷、苍凉。“虎渡”三句多涉及荆州地名与历史掌故。据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云:“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对崖有山名虎牙,故曰荆门虎牙。”《南史·徐世谱传》云:“西魏攻荆门,世谱镇马头岸,据有龙洲。”又盛弘之《荆州记》曰:“刘备败于襄阳,南奔荆州。”这里以虎牙、龙洲、马头等地名连缀入篇,谓己日暮登楼,这些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相关联之所尽在望中,那虎渡、龙洲仍历历在目,那称之为马头的征战之地,似乎还能听到古代英雄的战马的嘶鸣。作者先以自己视线所及为线索,以展望中的景物将读者的思绪引入雄关古城的氛围中,然后点出抒情主体,似乎暂时将视线收回到自身。但这仅仅是一个过渡句,使前面的写景转入到怀古抒情。“豚犬”句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历》:“(曹)公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刘表等皆与荆州历史相关,登楼怀古,这些前代名人自然地出入于词人思绪中。然而,作者的笔锋将这些人物轻轻带过。他们并不是作者所关注的人。此时,词人的情怀另有寄托。“孺子”指王粲。据《三国志》本传载,粲年幼便受到蔡邕的赏识,后居荆州,依刘表,其间作《登楼赋》。词人此刻登临,想到少年成名,也曾居此并有名赋传世的文人,深表敬服。然而,在荆州城楼,他四顾茫然,只感到清秋岁晚,只听到一派砧杵之声。在词人心中,那些政治、军事方面的人物都不屑一顾,只有骚客雅士令他向往,但却无法与他们交流。在耳畔砧杵频催的秋季,他感到孤独,他的内心充满了苦闷。
        下片转为直接抒怀。“山川”句用王粲《登楼赋》中语。原文“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表现出王粲在荆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决心离去的强烈愿望。词人此时的心情同当日的王粲颇有相同之处。然而,他的漫漫游踪还远没停止。江陵是他即将去的地方。在这里,词人用衣服的更换,以表明时序的变幻、寒暑的交替和羁旅的艰难。词人已经在他乡浪游了很长的时间,虽然为苦闷、孤独所困扰,却仍然无法改变其处境。“翠冷”二句进一步写寒暑的变幻。经过秋霜之后,原来浓荫如烟的树林改变了颜色,树叶有的殷红,有的暗绿。一派肃杀的清秋景象。深秋岁晚是游子思亲怀归的时段,如《诗经·小雅·采薇》中,诗人唱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暮)止。”然而,词人虽有离开荆州的意图,却仍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浙江海宁。“且目送”二句,写词人城头四望之时,在“翠冷红酣”的衬托下,雁阵飞过长天。词人目送着它们,也引起诸多遐想。“隔岸”三句承前之“目送”,雁行渐去渐远,唯见天际残云飘流殆尽。这又回应起句的“飞过蛮天雨”。雨刚刚下过,云也渐渐散去。词人远望间,指点着雁去的方向,在天水空蒙之处,是雁去之路,也是词人将要去的方向。这是无奈的指点,是思归而不得归的游踪所寄。在这样的怅然远望之际,直逼出结句:“愁浩浩,共谁语?”一种无法倾吐的愁绪在胸,令读者感受到他无可名状、无可解脱的烦恼。
        此词以雨后、深秋、暮色、孤城、游子构成了深沉雄浑的意境,怀古中对比鲜明,豚犬、英雄与才华出众的孺子相对举,表明词人无意于功名利禄,而对“文章千古事”抱有特殊的偏爱。“翠冷红酣微霜后,变了荆门烟树”二句着色浓烈,且用以表现时序的变幻,有过人之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3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08
  • 凭栏人

    马上墙头瞥见他[一],眼角眉尖拖逗他[二]。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三]。 注释[一]马上墙头: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后来白朴根据诗意,写了…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5
  •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 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力闻,迁右领军卫中郎将。永隆中,突厥史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9
  •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译文]  夜深人静的时候,隔着围墙,明月将对面摇动秋千的身影投射过来。   [出自]  北宋&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3
  • 大铁椎传_魏禧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大铁椎传_魏禧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1
  • 《诉衷情·眉意》翻译赏析

      《诉衷情·眉意》出自《宋词三百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