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谪仙醉眼何曾开)

        

无名氏

        谪仙醉眼何曾开,春眠花市侧。伯伦笑口寻常开,荷 锸埋,曾何碍。糟丘高垒葬残骸,先生也快哉。
        【鉴赏】这是一首咏酒的小令,借用李白和刘伶嗜酒的典故,写出了元 代文人以酒为伴的醉态人生,抒发了作者旷达不羁的情怀和对现实的 无奈。
        “谪仙”意为谪降于人间的仙人,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新唐书· 李白传》记载:李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这就 是李白称谪仙的由来。“谪仙醉眼何曾开,春眠花市侧”写的是李白喝得酩 酊大醉,就卧在花市旁大睡起来。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己也说过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五岳”(《江 上吟》)。杜甫描写李白的这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酒和诗才。 李白之所以爱酒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失望,借酒一销“万古愁”。李白曾官至 翰林,也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无奈离开京城。 这种有志不能实现的苦闷,使李白不得不借酒浇愁,曲中借用李白的典故 讽刺着元代的时政。元知识分子地位十分低下,科举制度也是时废时立, 很多人才空有抱负却不能实现,因此产生了许多以酒为伴的文人。
        伯伦,指的是晋代的刘伶。《晋书·刘伶传》:“刘伶字伯伦。……初不 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 我。’”曲中的“伯伦笑口寻常开,荷锸埋,曾何碍”就是化用的这个典故。刘 伶生性豪放阔达,嗜酒如命,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的情 趣,以表示对于传统礼法的蔑视。魏晋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刘伶以酒为伴, 借酒消愁,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刘伶虽然大醉,但是追求的是自己的人 生趣味,显示出超然的气节与风度。
        “糟丘高垒葬残骸,先生也快哉”写的是作者的情怀。糟丘,积糟成丘, 极言酿酒之多,沉湎之甚。李白《襄阳歌》:“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 丘台。”前人有刘伶和李白,现在有作者自己,不若喝得大醉,死后葬于糟丘 高垒,来得痛快。这是当时元代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他们备受压抑,只有 一边喝着酒,国一边骂着世道,发泄心中积郁的不满。
        此曲巧妙地借用李白、刘伶的典故把元代文人的心态和处境形象地表 达出来,表面上写的是酒,深处写的却是愁,借着酒表达作者对社会的不 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罗洪先游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游石钟山记   (明)罗洪先   昔郦氏注《水经》 ,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其遗。   丙午春,余过…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04
  • 《宋史卢之翰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卢之翰字维周,祁州人。之翰少笃学,家贫,客游单州,防御使刘乙馆于门下。乙徙钱塘,之翰随寓其郡。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附京兆府解试。明年登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1
  • 快速在阅读中回原文找信息的技巧

      一、关于定位词   正确理解“定位词”这个概念。   当你在火车站接一个陌生人,他可能会告诉你他手里有一束鲜花,那么定位词就是那束鲜花。That is to say, you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8
  •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著作佐郎。以方鲠闲素,为武帝所知。再迁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宋台建,为侍中,建议以为:&l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文言文的由来

    文言文的由来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5
  • 怎么样才能答好文言文阅读

    怎么样才能答好文言文阅读   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文言文阅读解题,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