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玉交枝(休争闲气)

        

无名氏

        休争闲气,都只是南柯梦里。想功名到底成何济? 总虚华,几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十分醒争似三分 醉。只这的是人生落得,不受用图个甚的!
        

        【鉴赏】这是一首叹世之作,作 者以矛盾的心理吐露自己对功名利 禄的看法,抒发他的淡泊之志,并劝 诫世人认识清楚仕途的黑暗,不要 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首句“休争闲气”点明主题,劝 诫人们不要去搀和官场的是是非 非。闲气,这里指的是名利,一个 “闲”字,表现了作者对于功名的不 屑。成何济,有什么用,有什么成 就。济,成功,成就。作者认为功名对于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元代是 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此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跌入了历史的深谷。蒙古统治者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科举考试时废时立,并在朝中大肆打压汉族知 识分子,当时的知识分子想要做官十分艰难。即使有幸得到一官半职,也 是遭受百般刁难和各种不公平的待遇,许多读书人不得不逐渐放弃对功名 的追求。作者此处引入一个典故“南柯一梦”。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 写的是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 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后人因此用“南柯一梦”比喻世间荣华富 贵不过是一场梦。“总虚华,几人知”,“虚华”即虚花,比喻空幻不足恃。作 者认为现在的仕途就好比大梦一场,梦中是各种浮华功名,但是醒来就发 现一切都是虚幻的,因此,不禁问道“几人知”?
        “百般乖不如一就痴,十分醒争似三分醉”,这两句写作者对于官场的 感悟。一就,犹言一味、一直,副词。争似,怎似。任你再聪明能干还不如 装傻充愣活得自在,活在这种环境下还不如天天喝得酩酊大醉来得痛快, 这个世道已经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有喝醉的时候才能忘却清醒时的不 快,这两句是对现实辛辣的讽刺,是作者心中抑郁之结的吐露。
        结句“只这的是人生落得,不受用图个甚的”写的连贯直白、干净利落、 一气呵成,作者心中的不快倾泻而出,畅快淋漓。只这的是,只有这样,才 确实是。的,确实,实在。受用,享受。甚的,什么。作者并不像当时的一 些隐逸之士,只是躲在田园里感叹世事,他是在替天下读书之人鸣不平,就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这几句词情由前面的愤郁转向豪放,意气风发,辞采飞扬,充分显示出 作者豪迈朗爽的胸襟气度。
        这首曲子语言通俗直白,感情浓烈,沉郁顿挫,将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 得淋漓尽致,乃元曲中的抒情佳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

    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8
  •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的词意:一只白鹭栖宿在沙滩上,不时地眯着眼睛向沙面窥视,它映在沙上的身影也轻轻摇晃,准是在梦中见到鱼虾了吧。 出自辛弃疾《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8
  • 文言文阅读附带译文

    文言文阅读附带译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②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③,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⑤之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0
  • 欧阳修《秋声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5
  • 形容三月的古诗

      导语:如果把春天比作一位美丽的母亲,三月那油菜花便是一个个娇俏的女孩。她们身着黄衫,美丽势不可挡,如花的笑靥与春的舞濡,是一场抵死的缠绵。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形容三月的古诗,文章希…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0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翻译及注释加赏析六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带翻译及注释加赏析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