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贺圣朝(春夏间)

        

无名氏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道童将驴 鞴上鞍,忍不住只恁般顽,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鉴赏】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富有灵动色彩的顽童闹春图。在这幅图 画中,背景是姹紫嫣红的桃花和杏花,人物是一个正将手中的葫芦拴在柳 树上的顽童,这一切将春天的美丽描写得绘声绘色,生机勃勃。
        “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是对郊野美丽自然景色的 生动描绘。春夏之间,正是万物复苏、暖意浓浓的时节。“繁”字非常工巧 形象,一方面说的是果实数量之多,另外也有累累果实乱花了作者的眼睛 之意。这与白居易的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有异曲同工 之妙。这么生机勃勃的一幅画面,有色彩,也有神韵,是用图画所不能画出 来的。一句“用尽丹青图画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联想。
        后面三句则是对于画面中人物的刻画。这幅图画中的主人公是一个 儿童,还有一头上了鞍的毛驴,儿童正顽皮地站在驴背上将手中的酒葫芦 挂在树枝上,儿童、驴儿的出现使画面富有生气。前三句景物描写的是静 态的画面,而这三句则是极富有动感的画面。作者在画中着重刻画了儿童 的顽皮,不禁发出“忍不住只恁般顽”的感叹,其中对于儿童的爱怜之情溢 于言表。对儿童的顽皮行为作者并没有上前阻拦,只是在旁边驻足观看, 唯恐破坏了这幅美丽的画面。一个“拴”字将所有的景和物连接起来,这个 儿童的手就像是一座桥梁,将美丽的画面和顽皮的孩子、憨实的驴子结为 一体。此时这幅顽童闹春图就完成了,一动一静,静的是流连忘返的美景, 动的是顽皮可爱的孩子,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充满活力! 儿童拴酒葫芦 的场景也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在不禁好奇为何儿童将酒葫芦 拴到树上呢?这给我们留足了悬念,是多么有趣啊。
        整首曲子寥寥数句就勾画出了一幅色彩丰富、层次感极强的画面,对 景物和人的刻画也恰到好处。风格活泼灵动,令人浮想联翩。语言自然流 畅,富有趣味,衬字的使用使曲子增色不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3
  • 《介子推不言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介子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①,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②,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25
  • 点绛唇·蹴罢秋千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766
  • “杨畋,字乐道”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文言文的阅读试题

    文言文的阅读试题   王用汲,字明受,晋江人。为诸生时,郡被倭,客兵横市中。会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状。知府曰:“此何与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时,以天下为己任,乡井之祸乃不关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 刘著《月夜泛舟》阅读答案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