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楚云闲)

        

赵显宏

        

题歌者楚云

        楚云闲,任他孤雁叫苍寒。去留舒卷无心惯,聚散 之间。趁西风出远山,随急水流深涧,为暮雨迷霄汉。 阳台事已,秦岭飞还。
        【鉴赏】此曲是作者为给歌者楚云留作纪念而题写的一首小令,通篇 飘逸恣肆,运用了象征和比兴的手法描写了楚云的歌者生涯和精神状态。
        以“楚云闲”开篇,作者借所题赠的对象名“楚云”,在“楚天流云”上生 发。下文通篇写云,一语双关,以云喻歌者楚云。古今修辞大多以有形之 物喻无形之物,使读者读来可观可感,而作者却别出心裁,以无形喻有形, 将歌者楚云比喻为虚无缥缈的流云,使人眼前一亮,思维随之一变,新奇 之外又有迷幻之感。“闲”是对歌者楚云的总结概括,可理解为歌者楚云 闲雅的体态或者悠扬的歌声,也或者是她待人接物之间的性情风度。“任 他孤雁叫苍寒”,任凭离群索居的鸿雁在苍穹之间鸣叫,将“楚云”与“孤 雁”作比较,写楚云并不像“孤雁”那样执意地追求什么。“去留舒卷无心 惯,聚散之间”,写楚云或离开或停留,或随心而发或委曲求全,都无意于 持久。“去”与“留”,“舒”与“卷”都是截然相反的选择状态,楚云并不刻意 计较这些,只是在事态聚合或离散的造化之下顺其自然。世事如此,人心 如此。
        “趁西风出远山,随急水流深涧, 为暮雨迷霄汉”,楚山流云它趁着西风 从远山深处飘出,随着湍急的水势流 入深涧,因为傍晚的一场雨又弥漫天 际。苏轼曾用“风起,雪飞炎海变清 凉”(《定风波》)来写歌女寓娘清甜的 歌声,我们在此也可以理解为这三句 是对歌女楚云歌声的描写。她的歌声 时而仿佛远山之间风拂流云,飘逸清 扬;时而仿佛幽涧深处被湍急的水流 浸湿,清凉婉转;时而又仿佛在一场晚 雨之后弥漫天空般萦绕不绝。其生动 精彩,并不比“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昆 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吟》)对音乐的描写逊 色。而这三句也可做别的理解,一是楚天流云与大自然中的万物融为一 体,随意赋形,无所依傍却无所不至。借以写歌女楚云在各种形势之下随 机应变,委任运化,自始至终不改优游闲雅的心态。
        

        古代歌妓,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歌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思 与情思俱全,如一代名妓绿珠、薛涛、苏小小等。她们与文人墨客吟诗作 画,虽混迹于风尘场,但对人生有着较为深入和独到的认识和思考。这就 使得她们能够在混杂的人事应对中,保持自己超脱高洁的人生立场,当然 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解读这三句,楚天流云无根无系,没有依靠,西风一来, 就要被迫从远山而出,又要被流水带入深涧,一场雨过,流云不得不弥漫 在天际。在精神上,歌妓较之遵循三从四德的普通妇女是多出一些自由 的,但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歌妓要完全冲破束缚是不可能的,她们 居于社会底层,仍是鸨母和男人的附庸。看似飘洒自在,而实际上她们丧 失了主体人格的独立性,被“西风”“急水”“暮雨”摆布,表现了作者对歌者 楚云无助命运的同情。“阳台事已,秦岭飞还”,“阳台事”借“巫山云雨”典 故隐喻歌者被召唤献艺陪伴宴会,虽然一时之间欢乐热闹无限,宴会结束 之后,歌者楚云就会回到自己的居所,和宴会主人各自一方。歌者在逢场 作戏的欢笑之后,重归一个人的清寂幽独。作者用情,究竟是对歌者楚云 冲淡脱略,不沉浸于虚幻短暂的浮华的赞美,还是对温情于她恍若一梦, 孤独寂寞是永恒的命运的叹息,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选用云这一意象,由楚山流云到歌者楚云,以其贴切和多义性为 我们留下了巨大的阅读空间,也使得歌者楚云的形象更加富有意味和想 象空间。本曲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8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文言文的翻译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文言文的翻译   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夜舂、山寺的疏钟,静中有动,动中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0
  •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朝代:宋代 作者:曾觌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497
  •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这两句诗是借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并以班超的故事为反衬,称颂御边将士“何须生入玉门关”,决心埋骨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 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同学们也知道,学习文言文是一个难点,看看下面的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马钧二异事   先生为给事中①,…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53
  • 《狼》文言文训练

    《狼》文言文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 窘( ) 苫蔽( )( ) 奔倚( ) 数刀毙之( )   ( ) 隧( )入 尻( )尾 chí(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