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红绣鞋(梦断陈王罗袜)

        

李致远

        

晚秋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 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鉴赏】士感秋而悲,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这首散曲写秋士之 悲,不同于常见的写景抒怀之作。
        起首两句对仗工整,且都用典故。首句引用曹植《洛神赋》的典故。 陈王,即曹植。他最后的封地是陈郡(今河南淮阳),谥号“思”,故被称为 陈思王、陈王。罗袜,丝袜。曹植《洛神赋》描写洛神宓妃“凌波微步,罗袜 生尘”。《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据说是纪念甄氏的。罗袜指代洛神宓 妃。第二句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学士,白居易曾为翰林学士。曹 植喜爱的女子甄氏成为文帝曹丕的妃子,自己也被曹丕迫害,抑郁而终。 《琵琶行》是诗人被贬九江司马时所作,诗中对琵琶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并 有感于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格外伤感。所以说“陈王梦 断”、“学士情伤”。这两个典故为全曲定下了一种惆怅与失落的基调。且 曹植的《洛神赋》有“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句,可知他与洛神的相 遇正值秋季;而白居易《琵琶行》开头就言“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 瑟瑟”。这两个典故都符合“晚秋”的题面,可谓开篇点题。李致远一生不 得志,晚秋这样一个敏感的季节,自然容易引发他的“秋士之悲”,这样一 来,“又见西风换年华”,既是作者的真切感受,又与前述的典故照应相合, 更觉意味深长。“西风换年华”指秋风萧瑟,一年将尽。化用秦观《望海 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同是感叹岁月游走,世事沧桑。
        最后三句写眼前的离别。“一杯添泪酒”化用范仲淹《苏幕遮·碧云 天》“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句意,描写送别的场景惆怅凄苦。“几点送 秋花”这句写景,描写送别的路边零星开着几朵秋花,像是最后送别秋天, 意境惨淡。最后一句“行人天一涯”意为从此以后天各一涯,再无会期。 这三句明确了本曲的主题是伤离别。作者并没有刻意描写晚秋时节的萧 瑟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悲伤,仅用“西风”、“添泪酒”、“送秋花”这几个典型 的意象就创造出与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 《西厢记》)同样凄清冷落的送别意境,可见其艺术手法的高超。
        此曲几乎句句用典,所用典故中又无不包含作者自己的影子,所以在 品味典故的同时,读者也挖掘出了一个流落江湖、志不获骋的天涯倦客形 象。所以,曲中所表现的离别之情远非闺中小儿女离别相思的矫揉造作 可比,而是饱含着人生际遇乖舛、天涯飘零、后会无期的沧桑与惆怅。因 此,虽频繁用典却洗练而不枯涩。作品的每一句都不啻为一声叹喟,诗人 将这种种内容纳于“晚秋”的题目之下,其处境与心境的悲凄就呼之欲出 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无支祈与河伯文言文

      【原文】   无支祈与河伯   刘基   无支祈与河伯斗,以天吴为元帅,相抑氏副之。江疑乘云,列缺御雷,泰逢起风,薄号行雨,蛟鱓鳄鲮激波涛而前驱者三百朋。遂北至于碣石东及吕梁。…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9
  • 闲意――白居易诗词全集

    闲意 [唐] 白居易 不争荣耀任沉沦,日与时疏共道亲。 北省朋僚音信断,东林长老往还频。 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 渐老渐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5
  • 中吕·朝天子·早霞欣赏

      【原文】   中吕·朝天子·早霞   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   仙翁何处炼丹砂?   一缕白云下。   客去斋余,人来茶罢,叹浮生指落花。   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0
  • 所见

    所见朝代:清代作者:袁枚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

    古诗文 2016年5月30日
    1.3K
  •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这两句是说,每年开始都有一个春天,但一百年中间也见不到一个活到百岁的人。这是在感叹岁月无穷,人生短暂。时光不会久留,有劝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4
  • 文言文《新唐书·张文瓘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r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